凌晨三點的香港,究竟有多少紅色小巴在自由飛翔

最近剛入伏的高溫天,讓不少特種兵紛紛敗下陣來,開始改成更舒適的citywalk。Citywalk號稱能融入本地城市生活,深度體驗城市的文化。

如果你到了香港旅遊,那麼要融入本地生活最快的方式,便是坐一次香港小巴,什麼生死時速,什麼速度與激情,在香港小巴面前,都要甘拜下風。

對於每一個港漂而言,除了租房找房住小閣間,不想經歷第二次的事情名單裡一定有的,就是坐小巴。

全港最快的交通工具,不是的士,更不是地鐵,而是小巴。香港的小巴,夜裡能開出飛奔的殘影,或許QQ飛車看了都要避讓三分,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亡命小巴。

時速80?算你走運。因爲時速沒過80在小巴界是要被嫌棄的。對於小巴司機來說,100邁時速完全不在話下,能用飛的,他們就絕對不用跑的。

你說這真的安全嗎,其實車上有限速器,只不過 “bi bi bi bi”的聲音對於司機就像旅途中的bgm,bi得越響,司機開得越快,下一秒就要帶着一車人飛天。

說它是飛天棺材不無道理,推背感、失重感全部具備,坐一次小巴堪比坐一次過山車。

但……過山車至少還有緩衝帶,上坡轉彎還會慢慢來,香港小巴纔不管這些,上山轉彎甚至還會加速。

尤其是上太平山頂,半個輪子都給你飆到車道外,車速還越來越快,讓人懷疑自己不是去太平山,而是趕去太平間。

凌晨的香港,纔是小巴司機炫車技的天堂。空曠的馬路,完全沒有障礙物,於是各位司機們全都車神附體,開啓飆車模式。凌晨的道路,不見車身,只見殘影,上演古早鬼片·小巴版。

每一次坐小巴就是一次對肉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有時,車速快到讓你看似坐在了椅子上,但是你的屁股卻從來沒有與椅子接觸過。

你只是保持着坐着的姿勢、繃緊腿部的肌肉,任憑車速帶來的慣性固定你的位置。時間久了,便收穫了一個不錯的鍛鍊腿部肌肉的方法。

有時,你緊抓座椅的手會因爲車身的激烈擺盪而失去着力點,在無數次與車速帶來的慣性的鬥爭中,弄斷指甲、撞到玻璃都是常態。

坐小巴久了,都能去當雷霆傘兵。司機永遠不會停穩車輛,上車往往需要乘客自己助跑,下車的車速可以彈開車門,也順帶將乘客衝到車門。跳上車、跳下車都是必須學會的常規操作,一連串的動作彷彿是特種兵。

即便如此,你仍然需要感謝小巴司機,在下車時對司機說一聲“唔該(謝謝)”,並在心裡補充道“謝謝讓我平安下車”。

還要謝謝的,是小巴司機讓每一位香港人港漂人懂得了交通安全的真諦:每當自己想闖紅燈過人行道的時候,想想飛奔的小巴,就再也不敢了。

除了速度,還要有激情。這激情可不只是司機的激情,乘坐小巴也需要每一位乘客的激情。克服社恐,爲i做e便是乘坐小巴的必修課。

香港小巴沒有語音報站,傳統下車套路是要乘客高聲叫出下車地點的站名,或是在到站時,高聲喊出一句“唔該,有落”,司機若舉起胳膊揮手示意,纔算收到了信息。

乘坐小巴可算是社恐人的地獄,稍有不慎,就會面臨“下不來車”的危險。社恐人的幸運時刻便是,到站的時候有人喊了下車;若是沒人喊,社恐人可能真的會選擇坐到總站。玩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隨波逐流。

△這位社恐男就因爲不敢喊“有落”,慘遭女友分手

當然也有不甘於每次坐到總站的社恐人,在一波掙扎後,想着不能此生都被小巴支配,給自己鼓足勁兒,今天一定要喊出來!

但是這個喊,也是要有技術的。如果喊得太大聲會被其他乘客齊刷刷地看,喊得太小聲司機就聽不見。且不能有口音,不然司機聽不懂,還是下不來車。還要看準了時間快速喊,因爲以小巴的速度,你可能剛上車,就要準備喊“有落”了。

當然,現在社會進步了,小巴也開始照顧咱們社恐了,有的小巴也裝上了按鈴,可以按鈴示意司機要下車。但這鈴也有壞的時候,小巴也有沒有安裝按鈴的時候。大多數乘客還是習慣以口代鈴。

但是也要時刻觀察這個小巴的鈴能不能用,不然就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時刻——練習得爐火純青之時,自信地大喊,卻得到一句回覆“按鍾啦”。

香港的小巴跟我們最常接觸的公交巴士還有點不同,香港的巴士有固定的線路,主要覆蓋的是主幹道;而巴士和地鐵觸及不到的地方,就是小巴負責。

香港的小巴也俗稱van仔,分紅van和綠van兩種,以車頂顏色作爲分辨。綠van爲專線小巴,有固定的線路,乘客也要在指定的地點上下車。

紅van非專線,上下車更加隨意和靈活,還會根據堵車之類實際情況改道,甚至還有24小時營業的。晚上看到的小巴,那一定是狂放的紅van。

△有紅van遇到塞車甚至開進輕鐵軌,網友辣評:大地任我行

如果說綠van還在開啓飆車模式,那麼紅van則是永遠在飛馳的路上。

和巴士相比,小巴的發車間隔更短、速度更快且遍佈香港各個角落,因而很多出行還是得靠小巴。

小巴座位數最多爲16座,所有乘客都必須坐在座位上,一旦滿座,車輛便不再載其他乘客,一直行駛不停站,直到有乘客下車,這也讓小巴成爲了快速長途旅行的最佳方式。

小巴的前身是非法接客的出租車,這故事還得從1967年的香港說起。

那時的香港陷入抗議、罷工和騷亂之中,城市的主要巴士司機罷工,這讓一直以來在郊區服務的共用出租車開始在市區非法接載乘客,當時的政府認可了這項額外的服務,並且將這樣的共用出租車接客合法化,隨後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小巴。

小巴的司機爲自僱人士,因而也有着極大的自由。在當時,他們可以自由確定自己的路線和車費,爲了收入,會開快車,並儘可能多載乘客。

爲了和同行搶客,小巴司機們也習得了獨特的駕車真理——搶食搶食,不搶邊有食?

劉青雲就曾在電影《忘不了》裡飾演小巴司機,並在線教學小巴開車技巧:

搶客需要速度,開車起步就要開二檔,斜路起步才勉勉強強用個一檔;

遇到紅綠燈,紅燈不能衝,黃燈就一定要搶;

一個合格的小巴司機需要眼觀六路,有人下就下,沒人下就踩油門,多轉一圈就是多賺一點;

遇到的士車搶道,不要怕,車大就能擠過去,當然只是嚇唬一下的士車,讓它讓着你,但也不能真撞上去,否則被交警纏上,浪費了時間,又少賺錢了。

對於乘客來說的“下不來車”,對於司機來說,可不是什麼大事。給上不給下,上了就是賺了,就是“袋袋平安”,如果在禁停區下客,不小心接到罰單,那就是自找麻煩。

司機倒也不怕乘客投訴,客人罵你就當沒聽見,他們深信乘客會體諒你賺錢不容易的。

不過,搶客導致的飛快速度,也帶來了很多事故。

據香港運輸署調查,2005年至2015年,小巴涉及12237起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1000輛車就有256輛發生車禍,事故率幾乎是私家車的20倍。

刺激歸刺激,安全才是第一。因此,爲了安全考慮,近年來政府設立了部分紅van禁區,限制了小巴的運行區域。

低段位的小巴選手在小巴上緊張得腳趾繃緊,高段位的小巴選手則神情自若地在小巴上呼呼大睡。乘坐小巴是個技術活,那麼咱們該如何優雅地乘坐小巴呢?

在乘坐小巴之前, 首先要知道上下車規則:

上車前要招手來讓司機知道你要上車;

下車的時候需要用粵語報站名,並說一句“唔該,有落”,否則司機不會停車。

不會粵語的,或者粵語不標準的朋友咋辦呢?三個方法推薦:

1、按鈴,如果沒有鈴,跳轉下一條;

2.普通話大喊:下車!落車!(一般司機能理解的);

3.英文大喊:STOP!(世界通用語,好用);

4.提前查好下車點粵語講法,喊出來。

總結而言,核心就是——喊!

還有一點就是要熟悉線路!不熟悉在哪裡下車的,就不太建議乘坐小巴了(除非是想體驗過山車般的速度),特別是放蕩不羈的紅van。老乘客和司機之間甚至有了黑話,一句“垃圾站有落”,都能把你整懵半天。

當然,如果熟悉了線路,也能像老乘客一樣做到十分自如地上下車。

安全問題一定要注意!每一位上過小巴的港漂驢友,平安下車後都會留下這樣一句忠告:坐穩扶好!不要瞌睡!最好連保險也一起買上!

儘管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小巴也並沒有消失。一些郊區線路,依然是小巴在營運。香港小巴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在老一輩的眼裡,則蘊含着獨特的情感和記憶。

小巴飛奔在香港的街頭,伴着老廣播的聲音,和響到爆炸的超速聲,身上可能還帶着街頭炒粉的鍋氣。老乘客和司機已經成爲老熟人,在小巴上拉拉家常,討論最近的房價。沒有人能比小巴司機更熟悉香港每一個角落和每一處變化。

由於政策限制,現在紅色小巴的數量一直在下降,可能有一天紅色小巴就只會留在歷史裡面了。

不過,退役的香港小巴,居然在萬里以外的非洲重現新生:

果然,紅van纔是全香港最自由的靈魂。

作者| Branida

編輯| 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