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大陸對臺採臨界威懾施壓

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近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大陸目前對臺採取「臨界威懾」。(陳冠宇攝)

中共解放軍近年來在臺海與東亞區域動作頻頻,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近日接受本報專訪分析,大陸目前採取「超軍事手段(extra-military)優先」,而在臺海就是「臨界威懾」,在非流血傷亡的情況下「不戰而屈人之兵」。

林中斌曾於2003年至2004年間擔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此前還曾任陸委會副主委、國安會諮詢委員等,長期研究中共軍事、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

據大陸最新的預算草案報告,官方編列的2024年國防支出爲人民幣1兆6655.4億元(約合新臺幣7.32兆元),年增7.2%;由於是臺灣軍費的12倍,引發討論。不過林中斌認爲,從長期來看,研究大陸軍費支出年增率的意義不大。

他說明,首先,大陸有許多隱藏的、不在預算內的軍事支出。其次,絕對的軍費數目也不等同威脅程度,例如,大陸軍費遠低於美國,但仍對美國形成威脅。更值得觀察的是共軍未來發展的武器種類、演訓與作戰型態等,包括新進的太空作戰、人工智慧(AI)等非傳統戰爭領域。

相對於外界關切共軍的軍事發展,林中斌更注意大陸採取所謂的「超軍事手段優先」,這與西方國家靠打仗屈服他方有很大區別。比起前美國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自我批評所說的「外交過度軍事化」,他認爲大陸恰恰相反,1979年迄今未超越國界對外作戰。

林中斌解釋,超軍事手段嚴格來說也是非軍事手段,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以強大軍力做後盾,但卻優先或儘量用非流血傷亡及實體破壞的手段,達到戰略目的。

他分析,大陸的戰略思維分爲三個層次:一是戰略層次,儘量以經濟、外交、社會、心理的施壓達到最終目的;二是戰役層次,運用山水地形、氣候時間、太空水下等特點,而非刀槍戰鬥;三是戰術層次,於戰鬥時期,以挖地洞、假動作等「怪招」應對。

林中斌指出,超軍事手段放在臺海就是「臨界威懾」。此概念在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擔任共軍二砲副司令的趙錫君,就曾在其2003年主編的《懾戰》一書中提出,林中斌認爲,趙的經歷使該書反映出中共決策階層的思維。

臨界威懾實踐的顯例爲,2022年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大陸圍臺軍演所發射的飛彈越過臺灣上空,當時引起臺灣人民心理巨大震撼。對於大陸避免直接動武,林中斌認爲,包括習近平在內的領導層,都意識到若真用兵攻臺將後患無窮,即便戰後也難使臺灣人信服;況且,大陸目前還有經濟等工具可運用。

過去,臺灣對大陸的軍事動態掌握甚佳,如今卻更加仰賴美國等提供情資。林中斌認爲,針對共軍動態,臺灣應花費更多人力與功夫,做務實研究與觀察,例如從地方媒體抽絲剝繭,可發現許多與軍事相關聯的資訊,包括人事、演習狀況等。

談及觀察大陸對臺政策的方法,林中斌提出「三軸一點」,包括歷史時間軸、國際情勢空間軸、跨政經社會不同面向的跨領域軸,綜合觀察才能更準確全面,而非在一個點上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