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運維“智”變 出行體驗“質”變
來源:科技日報
這個暑期,出行需求火熱,高鐵成爲不少遊客出行首選。
從窗口取號到改簽成功用時不到3分鐘,5G高鐵超視距預警“千里眼”將“千里之外”的路況高清視頻實時傳回,健康監測系統對鐵路線路精準“把脈問診”……近年來,一系列智慧鐵路場景的落地,不僅擦亮了中國高鐵的亮麗名片,也讓人們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候車更人性便捷
曾經,在售票窗口排着長隊買車票、穿越人羣找座位和廁所是旅客候車的常態。如今,隨着智慧候車廳場景的落地,依靠智能客站旅客服務與生產管控平臺,旅客能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走進南昌東站綜合服務中心大廳,旅客並沒有在窗口排隊買票,而是坐在等候區等候叫號。
準備辦理車票改簽業務的旅客楊萍徑直走向自助叫號設備,藍色顯示屏上清晰顯示着“綜合業務”“公安制證”兩個選項。她點擊屏幕,就拿到了排隊號碼。
“請A018號到3號窗口辦理!”聽到廣播後,楊萍起身到窗口辦理改簽業務。依託智能客站旅客服務與生產管控平臺,售票員從系統中快速查到了4趟可改簽的車次。楊萍從拿號到改簽成功,用時不到3分鐘。對於不熟悉線上操作或遇到特殊情況的旅客來說,線下3分鐘即可改簽成功無疑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南昌東站副站長鄒嫺婧告訴記者,該平臺能集成化展示當天預計發送旅客人數、列車到發信息、車次上車人數、分小時客流數等數據,還能實時監測全站人羣密度分佈情況以及高密度區域人員運動情況。“智能客站旅客服務與生產管控平臺讓我們可以更精準地提供服務,遇到大客流時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趕往現場進行引導,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鄒嫺婧說。
據介紹,依託該平臺,旅客還可享受多種便捷服務。例如,動態更新的電子地標,讓旅客尋找車廂時不再迷茫;可顯示剩餘空位的智能廁所引導系統方便旅客如廁。
行車更安全高效
對於乘坐火車的旅客來說,安全到達目的地是每個人的心願。目前,鐵路部門正利用新技術不斷推動更加安全高效的列車運行場景落地。
在廣州南動車所,5G技術提升了高鐵運營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
以往列車司機開車的時候要全神貫注地盯着列車行駛前方的鐵軌,以防出現緊急情況。現在安裝在鐵路沿線的5G攝像頭,成爲高鐵列車司機的“千里眼”。它將司機視線距離以外的路況高清視頻,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到動車組司機室的監控預視屏上,讓司機清楚瞭解前方路況。依託5G專網的大帶寬特性,一旦鐵軌上出現異常情況,安全告警視頻能實時傳回,以便列車司機及時作出應急決策並採取相應處理措施,提升行車安全。
列車運行中會產生大量運行監測數據,在車輛回機務段時需要將數據進行轉移儲存,以供機務段對車輛進行運行分析。過去,人們需要採用移動硬盤拷貝、有線傳輸等方式轉移並儲存數據。
現在,基於5G的巨量車載行車數據及視頻數據轉儲業務,能實現列車運行中無感知數據傳輸,極大地提高了傳輸效率,方便機務段高效分析車輛運行數據,保障運行安全。
打造列車安全高效運行場景,除了要給司機配上“千里眼”外,還要給高鐵列車裝上“神經中樞”。
今年6月,京廣高鐵武漢至廣州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至此,京廣高鐵全線實現高標運營。
高鐵高標運營的背後,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列車運行控制中有兩個關鍵設備:一個在地面,一個在車上。地面的叫無線閉塞中心繫統,指揮列車該走的時候走,該停的時候停;車上設備叫列車超速防護系統,可連續不間斷地對列車實行速度監測,實現超速防護。此外,列車還通過先進的信號控制系統來確保列車之間的安全距離,避免追尾,並配備了緊急制動系統,可在出現危險情況時迅速剎車。這些先進設備就像“中樞神經”一樣,精準控制着列車的一舉一動,保障乘客安全。
養護更及時全面
要保障乘客一路平安,除了行車安全外,線路安全也很重要。鐵路大橋是鐵路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更是至關重要。
福廈高鐵是全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其上泉州灣、湄洲灣、安海灣三座跨海大橋實現了旅客“坐着高鐵看大海”的美好願望。但跨海大橋的養護面臨地震活躍帶、高風速帶及鹽霧侵蝕等多重挑戰,傳統人工巡檢難以滿足斜拉橋特殊結構檢查監測的需要。
對此,福廈高鐵推動橋樑智能養護場景落地。該場景綜合應用智能傳感、地理信息、衛星導航、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了完整的大跨橋樑與軌道一體化健康監測系統,實現了橋軌結構運營期間各項參數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和快速診斷。
廈門工務段路橋技術科工程師林榮文介紹,在橋樑智能養護場景下,大跨橋樑與軌道一體化健康監測系統能夠精準捕捉軌道結構應變、動撓度等數據發生的細微變化,一旦發現問題,就會根據情況等級發出黃色、橙色、紅色等預警信號提示監控人員及時處理。
在林榮文看來,鐵路橋樑智能養護場景的應用,提高了鐵路運輸的安全性、舒適性,實現了以“智”提“質”,惠及大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