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理工學院:以學科競賽爲抓手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媽,我們團隊獲得了202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二等獎,我太高興了!”遼寧理工學院張鴻飛在得知獲獎後,第一時間告訴了媽媽。
作爲隊長,張鴻飛帶領隊員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最想感謝的是夜以繼日給予他幫助的指導教師楊光達,還有學校提供的專業實驗室,先進的訓練設施和濃厚的學科競賽氛圍。
作爲一所民辦本科高校,遼寧理工學院如何能在來自全國1788所高校的65761支參賽隊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全國排名前2.2%?這得益於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爲其獨特的辦學理念,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強化基礎學科 以賽促學強技能
新工科背景下,學科競賽已成爲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教育內容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效抓手。
在遼寧理工學院校長邵良杉看來:“按照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大力加強基礎學科建設,這是國家戰略需求,也是學校發展需要。面對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學校將不斷推動基礎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以學科競賽爲抓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近三年,學校在基礎學科獲獎227項,通過濃郁大賽氛圍、強化競賽作用、深化賽教融合等措施,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相長、師生共育”的良性機制。教師在教學之外投入大量時間,專注於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和物理實驗能力。
理學院運用項目驅動式學習,使平時培育與參賽活動緊密對接。院長羅蘇寧介紹:“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能力和積累寶貴的參賽經驗,同時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度,教師的經驗和學生的創新思維相結合,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合作。”
據瞭解,除了這項國字號獎項,遼寧理工學院在2024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中也獲得了國家級二等獎,在全國667所高校中斬獲佳績。
之所以取得這些成績,遼寧理工學院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學生被納入教師科研和教改項目,在實踐中學習,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解決基礎理論弱的問題。再通過“平時訓練+學科競賽”,快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寫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英語水平,爲參加數學和物理類比賽提供強有力支持。
濃郁大賽氛圍 “雙創”教育見實效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暨慧魚工程技術創新大賽國家一等獎、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室外賽區域賽國家級一等獎、第十九屆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室外智能駕駛挑戰賽國家一等獎……遼寧理工學院是遼寧省第二批本科高校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獲獎證書和獎牌掛滿了榮譽牆。
作爲指導教師,楊光達指導學生連續參加了3年比賽,他深有感觸地說:“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良好的育人環境是我們取得成績的堅強保證,不但給我們建設專業的‘數理建模創新工作室’,而且給我們提供了平時訓練和實驗所需要的所有器材,鼓勵我們參賽,讓我們有信心和底氣抓好基礎學科建設。”
近3年,學校獲國家省(部)級創新創業競賽獎勵3819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1項,二等獎63項,三等獎164項;省級特等獎16項,一等獎396項,二等獎831項,獲獎學生達3395人次,校園裡形成了“一院一大賽,一專業一項目”的紅火局面,學生參賽的意識明顯增強,參賽成績也逐年提高。
1600多平方米的實踐基地內設立了28個創新工作室,課餘時間,指導教師和學生們總是馬不停蹄地趕來進行各種實驗和創新實踐活動。這裡有數不清的半成品、零部件,也有用五顏六色的筆標註的時間表、路線圖,更有師生們爲了一個問題激烈地討論。實驗室裡,他們用自己的創新創造,書寫燦爛的青春華章。
以大賽爲平臺 助力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以大賽爲平臺,學生在創新實踐中增本領、長才幹。遼寧理工學院始終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培養全過程,基於“以項目爲載體,競賽爲牽引,導師爲保障,成果爲導向,融合育人實踐服務爲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以比賽作爲檢驗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學校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主線,投入創新創業專項經費,配備專業指導教師,鼓勵學生組隊參賽,在不同的舞臺參與競爭。
聚焦“五育”並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27項。僅2024年,舉辦校級創新創業競賽85場次,參與學生15000餘人次,學生參加雙創實踐活動實現100%全覆蓋。
學校35次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爲創新創業競賽優秀組織單位,獲批2個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專業,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69項,培育孵化2家創業公司,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學校獲批3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進一步實現產教深度融合,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緊密對接。(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玉 通訊員 羅娟)
作者:劉玉 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