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專利發力,積極推動“量子革命”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在第二屆兩化融合暨數字化轉型大會上發佈了《中國人工智能高價值專利及創新驅動力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01年以來,我國量子計算領域共申請國內專利3550件,專利申請數量呈現出逐年攀升的態勢。尤其是2016年後,伴隨科技企業積極佈局,量子計算技術進入了技術驗證和原理樣機研製的階段,專利佈局呈現出指數型上漲趨勢。

圖1 中國量子計算技術專利申請趨勢分析

(受公開滯後影響,2021年專利數據不完整)

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量子計算技術專利排名前十創新主體中有6家企業和4所科研院校。一些初創公司展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取得一定優勢。但總體而言,量子計算領域仍更多處於“科學研究”階段,專利申請數量十分有限,尚處於積累與深耕階段。

圖2 中國量子計算技術前十創新主體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排名

同時,報告從“創造力”、“保護力”、“運用力”、“競爭力”、“影響力”五大指標維度構建了高價值專利評價模型,並使用該模型對主要創新主體進行了高價值專利及其創新驅動力評價。量子計算高價值專利及創新驅動力評價結果顯示,國外企業排名較高,包括IBM公司、谷歌、英特爾等,其在量子計算領域研發和投入較早,專利儲備充足,專利質量相對較高。中國企業在該領域起步較晚,積累有限,部分企業雖然專利申請量較多,但專利質量與國外企業相比尚存差距。

表1 中國量子計算技術高價值專利及創新驅動力排名

排名

創新主體

TOP1

IBM公司

TOP2

谷歌公司

TOP3

百度公司

TOP4

英特爾公司

TOP5

合肥本源量子

在量子計算領域,美國創新主體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爲謀求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佔據頭籌,如IBM、谷歌、英特爾等國際巨頭競相展示自身實力。在國家政策如“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重大專項的推動下,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現已總體處於第一梯隊。例如去年刷屏的科技界新聞“九章”,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組成的團隊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原型,“九章”的速度比谷歌2019年發佈的53個超導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西克莫”(Sycamore)快一百億倍。同時,潘建偉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的原理性實驗驗證,爲未來構建安全的衛星導航系統奠定了基礎。此外,百度、阿里、華爲、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建立量子計算實驗室或者研究所專門發展量子計算技術,主要側重於算法、軟件等方面的研發。由於量子科技的重要性,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撐和推動,加強產學研結合和創新協作,以開放的創新思維迎接“量子革命”的到來。

本公衆號定期推送知識產權及競爭政策相關的法律政策與政府文件、最新全球行業信息、國外國防產權動態、原創文章與專家觀點、業內高端活動消息、《電子知識產權》(月刊)&《競爭政策研究》(雙月刊)文章節選及重磅全文、專利態勢發佈、中心最新成果發佈及相關新聞報道等諸多內容,歡迎各界人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