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型人最容易眼過勞!學會三「不」緩解眼睛疲勞

40多歲上班族王先生盼未來能過安穩退休生活,想在退休努力拚搏一下,工作常忙碌且不定時,壓力又相對大,有一天一眼視力忽然變差,原以爲是近視加重,重配眼鏡後仍未改善,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眼過勞」。

「眼過勞,好發於30至50歲的男性或更年期女性,男性發生機率又是女性的20倍。 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臺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立理表示,王先生應是因爲工作壓力,罹患「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底出現漿液性積水,導致視力減退,看東西可能覺得視線扭曲,或較模糊,有時中間會有一塊看不到。

這種疾病又稱「眼過勞」,好發在30至50歲的男性或更年期女性,男性發生機率又是女性的20倍。其中,急性大部分發作於單側眼睛,除非發生於黃斑部中央,不然多數病人沒有症狀

吳立理指出,目前發生原因仍無定論,只能推論是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壓力大的人容易罹患。改善生活作息,對「眼過勞」視力改善及網膜下積液消退,都有很好的效果。

吳立理說,據統計,60%到80%的患者不用任何治療,3個月內可自愈;10%到20%患者3至6個月內會自愈,視力能恢復正常。

視網膜掃描圖中,正常的黃斑部視網膜下無積液。 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臨牀表現上,「眼過勞」易與其他黃斑部病變混淆,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吳立理說,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及早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協助,早期發現以便早期介入。

若要走到治療這一步,方式則有3種,包含藥物治療,如口服藥物、眼藥水;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適合慢性「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局部視網膜雷射,在漏水點做局部視網膜雷射,可縮短症狀及網膜下積液的時間。

臺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立理表示,多數「眼過勞」病人沒有症狀,且大多可自愈,避免之道還是改善生活習慣及減少壓力。 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不過,吳立理指出,綜合大型國際研究,改變生活習慣,不抽菸、不熬夜、生活不要太過緊張及壓力過大等,效果都比眼內注射藥物或口服藥物來得好,是避免「眼過勞」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