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視界:張燕生》中美經貿磋商 過程比結果重要
這輪磋商涉及到雙方關心的廣泛議題。雙方團隊在上輪技術層面磋商的基礎上,重點就其中的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機制等議題以及中方關切問題進行了坦誠、具體、建設性的討論,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明確了下一步磋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2月中旬美方團隊將赴華繼續磋商。
通過這輪磋商的結果,我們可以解讀出以下資訊:
一是習川會晤時一致同意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爲基調的中美關係爲磋商取得進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先,中美兩國元首對推動中美關係繼續相向而行是有着基本「共識」的;其次,推動基於「協調」的中美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包括推動本國內部的協調、中美之間的協調以及國際事務的協調,避免發生重大分歧和衝突失控的局面;再次,推動基於「合作」的中美關係是長期目標,未來中美關係會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戰略和安全的博弈和較量,但中美關係的最終走向是合作而不是隔離;最後,推動基於「穩定」的中美關係是兩國關係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標誌之一。
二是中美磋商團隊牽頭人重點交流了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機制等議題。雙方高度重視並同意就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問題進一步加強合作,這種合作將有利於推動中國高品質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2018年,中國研發強度達到2.15%,已經超過歐盟15國平均2.08%的水準。中國國東部發達省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的研發強度都已經超過OECD2.4%的平均水準。
這說明,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已經進入科技創新驅動的動能轉換階段。而建立公平、規範、透明、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體系有利於推動中國整體的動能轉換、結構轉換和模式轉換進程。
其次,中方將有力度地擴大自美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製成品、服務產品進口,這與中國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用意是一致的。從某種程度上看,小國更依賴出口,大國更重視進口。中國需要解決好的問題是當出現貿易逆差時,如何爲逆差融資,這不僅需要提升中國綜合國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而且需要提升直接融資和信用的國際競爭力。
再者,這輪磋商雙方一致認爲,建立有效的雙向實施機制十分重要,有助於確保協商一致的各項舉措落地見效,雙方已就實施機制的框架和基本要點達成了原則共識,將繼續細化。事實上,實施機制是一個艱難的談判議題。現階段中美在談判能力和治理水準上仍有較大差距,實施機制把握不好很容易成爲規則陷阱。因此,建立有效的雙向實施機制是在漸進、相對、動態推進的中方路徑,與激進、絕對、一攬子到位要求的美方路徑之間的艱苦談判和妥協分寸的把握。
三是磋商中明確美方將認真迴應中方關切。儘管在新聞稿中沒有提及中方關切的具體內容,但可以設想,現階段中方最關切的議題包括,美國推動基於美國優先的對等公平開放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霸凌主義行爲;單方面限制中國留學生、訪問教授等人員往來的赴美簽證;單方面設置雙向投資審查機制設立投資保護壁壘;單方面挑起關稅戰、科技戰、規則戰、心理戰等非理性行爲;單方面制定「毒丸條款」、「非市場經濟導向」、「修正主義」、「戰略競爭對手」等規則和定位,引發非理性衝突,都是中方高度關切的。
四是對中美經貿磋商的前景展望。這次90天的中美磋商議題主要分爲經貿議題和結構性議題。目前兩輪磋商已經完成,但估計還需要兩輪到三輪磋商纔會結束。關於本次磋商的結果,經貿議題在90天內基本上可以達成初步協定,如2000億美元商品不加徵25%的關稅,至於關稅戰以來加徵的所有壁壘能否都取消,取決於雙方討價還價和要價。
此外,結構性議題和剩餘議題,如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機制以及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還有中方關切議題的討論難以在90天內完成。雙方是否會達成共識,作出下一個90天的新磋商進程安排,取決於雙方下一步各自目標和策略,這僅僅是第一個輪迴的開始,畢竟,中美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戰略和安全等領域仍存在巨大分歧,中美之間的磋商和對抗會長期交互出現,但最終會從非理性對抗走向理性合作。
五是「當務之急,就是要紮實辦好自己的事。」王岐山副主席在達沃斯論壇也提出,「面對問題,中國的選擇是堅定不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從哪裡入手辦好自己的事呢?首先,推動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關鍵是規則和制度上的較量。這既是中國最突出的短板和弱項,也是美國最強的優勢和長項。歷史上,規則和制度也曾是美國的短板和弱項。在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以後,美國仍用了60年左右時間補短板強弱項。
因此,在中美戰略博弈過程中,推動規則、規制和法治等制度層面學習、借鑑、對接國際高標準模式,向美國學習,邊鬥邊學,這是必修課和必經之路。其次,構建企業、市場、政府、社會協同發展的市場體系。再次,中國產業體系正在從代工貼牌轉向自主生產,從全球價值鏈低端轉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從汗水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相當於從游擊隊到正規軍脫胎換骨的轉型,中美戰略博弈和較量,是一個嚴峻考驗,也是難得機遇,對中國而言,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不要浪費這個完成脫胎換骨轉型的歷史性機遇。(作者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