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使五常之一的中國,與聯合國秘書長無緣
聯合國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使五常之一的中國,與聯合國秘書長無緣
新中國自建國以後,一直在國際外交方面尋求各方發展。我國本身綜合實力就非常強勁,經過多年的發展,後續終於在國際上取得了更大的地位。
如今在世界整體趨勢相對比較和平的背景下,在討論國際事宜時,國與國之間會通過聯合國會議也進行方案探討。
我國作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雖然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聯合國當中,卻因爲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而始終與聯合國秘書長無緣。
究竟是怎麼樣不成文的規定?又爲何始終讓中國無法擔任聯合國秘書長?
聯合國以及聯合國五常的來源
聯合國的成立,最早的時候是有一些國家未來,在國際事務上能夠展開更加具體性的合作,有一個能夠互相交流的平臺而構建的國際組織。
1865年的時候,需要合作平臺的相關國家便成立了國際電報聯盟,這便是聯合國的前身,後續更名爲國際電信聯盟。
到了1874年的時候,相關國家又成立了萬國郵政聯盟。當然這兩個聯盟成立,基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爲方便各國之間進行聯盟交流。
到1899年的時候,國際和平會議首次召開,當時是在荷蘭海牙地區進行召開的。這次會議召開之後,制定了和平解決危機和防止戰爭的相關文件。
此後,依據相關的和平公約制定,該組織機構又成立了常設仲裁法院,這一法院成立之後,一直到1902年纔開始正式工作。
正如前面所提及到的,相關的國際聯盟成立,最開始的目的是爲了方便各國之間制定條約交流,因爲當時聯盟成立的時間比較特殊,正是世界大戰時期。
國與國之間也期望和平,長久的世界大戰,再加上冷兵器時代結束開始,開始進入到火炮火槍時代,戰爭一旦開始,就意味着傷亡必會更加慘重。
但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國際聯盟成立,原本要預防第2次世界大戰,但最終的結果卻並不讓人滿意,隨着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發生,第2次世界大戰很快就爆發了。
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國際聯盟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之下,也終止了一切活動。一直到1941年,英國倫敦簽署了聖詹姆斯宮宣言。
在這一次宣言當中,各國之間達成一致,以和平爲基礎,兩個國之間能基於這一基本原則進行通力合作。
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國家當時的國家首領在大西洋上籤訂了有關於推進國際和平安全事務原則的條約憲章,此後曾經參與第2次世界大戰的衆多國家,以及反法西斯聯盟的相關國家,在美國的華盛頓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
這便算作是聯合國正式成立的一次象徵,也是後來聯合國這一名稱最早的來源。
1943年的時候,當時在整個國際上最具有影響力的4個國家蘇聯,英國,美國和中國,分別派遣了代表人員在莫斯科簽署協議。
在這一份協議宣言當中,以這4個國家爲代表,對世界各國之間發出建議,號召大家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能夠維持世界和平,保障人民安全的國際機構。
聯合國應運而生,到了1945年4月25日,美國舊金山再一次舉行聯合國家會議。在這一次會議當中,共計有150個國家代表,在聯合的國際組織會議上,簽訂了聯合國憲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次聯合國憲章簽訂時,首個簽訂的國家便是中國,中國也是在兩次世界大戰過程中,受害最深的國家。
1946年1月10號,第1屆聯合國大會正式召開,召開地點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首次會議共計有51個國家出席。
半個月以後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第1項決定這一項決定,當中明確了一個基本原則,儘可能的以和平性的方式去解決,所有能夠用大型殺傷性武器解決的問題。
而聯合國五常,則是最早簽訂成立聯合國的5個國家,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當時簽訂聯合國條約的是中華民國。
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到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恢復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席次,過去在聯合國席位上佔據一席之地的蔣介石,也隨着國民黨的戰敗,被驅逐出去。
而最早簽訂聯合國相關憲章的5個代表國家,其中蘇聯後續分裂爲多個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1991年的時候,將席次正式交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自此之後,聯合國五常所指的5個國家,則正式定爲中國,英國,法國,美國和俄羅斯這5個國家。
要成爲聯合國當中的常任理事國,是需要得到聯合國會員國當中超過2/3以上的多數票,並且現任的常任理事國都需要贊成,才能夠成爲常任理事國。
作爲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和其他的常任理事國一樣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在相關聯合國事務當中會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地位。
關於一票否決權,是指在聯合國相關會議處理國際事務時,在一般情況下,要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則。
如果絕大多數聯合國家都同意的話,那麼少數不同意的國家,就必須要遵守這一基本原則,聯合國事務在處理相關條約時,就會以此原則作爲參考,直接下達同意。
但是五常國家擁有一票否決權,如果在處理相關事務時,五常國家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使用一票否決權,那麼該項事務在在最終結果上就不能予以通過。
而聯合國在展開相關會議時,也是需要一個秘書長,主持相關會議,而秘書長的職位並不是隨機選擇的,而是由相關聯合國家輪流派遣代表的。
聯合國秘書長的選拔條件也是非常嚴苛的,他並不是隨機性的,首先是需要安理會向聯合國提出相關國家代表人物,然後由聯合國總部去經過多方衡量,最終確定人選。
簡單來說就是首先要有安理會的推薦,其次,經過考量之後,需要由聯合國來進行任命,這個流程是固定的。
而在聯合國當中,五常國家本身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聯合國爲了防止五常國家將權力過度集中在五常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上,因此想出了政策來平衡權力。
五常國家本身已經擁有一票否決權,在後續秘書長選拔的時候,如果依然是五常國家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表,那麼極有可能會出現權力過度集中的情況。
甚至在這樣的制度影響之下,還有可能會出現聯合國內部腐敗的問題,這就會導致機構整體權威失效。
所以爲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聯合國基本已經達成共識,關於聯合國的秘書長不會從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產生。
這種情況主要也是爲了防止權力過度濫用,導致某一個國家出現權力集中化的情況。所以在這樣的考量之下,作爲聯合國五常國之一,中國確實是不太可能會有出現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情況的。
當然除去中國以外,五常當中的其他國家也是如此。而且在應對這一獨斷情況時,五常當中任何一個國家出現有利益抱團的狀態,其他4個國家都可以選擇用一票否決權阻止這種狀況發生。
早在1981年的時候,當時聯合國進行秘書長選舉中國和美國作爲五常之一國家,就曾經爲了爭取聯合國秘書長的職位而競爭過。
當時中國與美國都行使了一票否決權,對於對方所派遣出來的本國代表都予以了否定,聯合國後續爲了讓聯合國事務能正常進行,最終選擇讓第三國家參與競選。
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或許因爲這項不成文的規定,無法有中國代表成爲聯合國的秘書長,但是這卻未必是一件壞事。
中國本身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不成文的規定,也是爲了防止權力過度集中,導致某一個國家有野心,最終造成戰爭打破和平。
中國在處理事務時,一向偏向於和平解決,所以作爲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在相關事務處理時,就已經能夠在很多重大問題上,儘可能去規避,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了。
聯合國憲章的否決權
關於否決權在聯合國相關憲章當中,對於否決權的定義是,在聯合國程序當中提出相關決策性提案的時候,必須要得到安理會15個理事國當中9個國家以上的贊成票,纔可以執行相關議案。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基本的大前提,就是5個常任理事國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投反對票,一旦有任何一個國家提出有反對票,該項決議就不能執行。
在聯合國會議當中,五常國家首次行使否決權是在1946年的時候,蘇聯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問題當中,使用了一票否決權。
我國在聯合國事務會當中,首次使用一票否決權是在1972年。在這一年8月25號,印度和南斯拉夫以及英國提出的接納新會員國的決議草案,當時中國行使了一票否決權,此次會議中的新會員國是孟加拉國。
此後在1997年的時候,聯合國安理會提出要向危地馬拉派遣聯合國觀察員,這一項決議草案,也是中國使用了一票否決權。
從1972年一直到2023年10月25日,這期間中國在相關聯合國會議上共計使用了18次一票否決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8次一票否決權當中,中國在敘利亞身上使用了超過半數的一票否決權利。
我國在一票否決權使用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針對於一些有可能會造成破壞和平現象決議問題投出否決票。
而且在18次一票否決權當中,否決的基本都是由美國和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提出的相關草案,尤其是以美國最盛。
美國多年以來,一直仗着其在聯合國的地位,發表一些極有可能會造成危險隱患的草案。而中國作爲最盼望和平的國家,在美國多次發表相關危險草案的時候,總是能夠及時使用一票否決權,避免出現混亂問題。
我國最近一次使用一票否決權是2023年,2023年10月25日的時候,美國提出了設巴以衝突決議的相關草案。
2023年一整年,整個中東地區都在混亂當中度過,對於美國來說,在這個時刻,非但沒有承擔起大國的擔當,反而是希望通過混亂,挑起戰爭。
相關決議草案提出之後,也是中國在會議當中行使了一票否決權。中國這些年在聯合國當中信譽和地位正在不斷的提高,事實上正是因爲始終堅持着和平原則,這也是聯合國最初成立時,所堅持的基本原則。
結語
其實,對於中國來說,無論是否能夠擔任聯合國秘書長,都不影響中國堅持和平的基本原則。對於聯合國當中其他一些國家,尤其是以美國爲首,在當下的局面之下,更應該反思,聯合國成立之初的初心是什麼。
利用戰爭來解決問題,絕對不是良策,不斷的挑起戰爭,利用周邊國家的矛盾引起禍端,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讓整個世界陷入到混亂之中。
信息來源:
媒體揭秘:中國人爲什麼不能當聯合國秘書長 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