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拜登退選後,民主黨能克服遲緩症候羣嗎?

歐巴馬被視爲勸退拜登的主要力量,他發表長文肯定拜登,但未提是否支持賀錦麗。(美聯社)

距上月總統辯論表現欠佳遭逼退已近一個月,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宣佈退選;對此決定,民主黨應該大大鬆一口氣。然而,拜登推薦其副總統賀錦麗接棒參選,黨內顯仍未有共識;至少,前總統歐巴馬在讚揚拜登退選所展現的愛國大義時,隻字未提賀錦麗。這也意味,民主黨要如何提出一個能深得人心的候選人,一舉擊敗自信勝券在握的川普,仍是個深不可測的挑戰。

從任何角度看,拜登退選都是一個痛苦無奈而必要的決定。就拜登本人的情況看,他因年邁而不時恍神的表現,全世界民衆都看在眼裡,已無法遮掩。再選下去,除了難獲美國選民支持,也將影響各國對美國領導地位的信任。就民主黨而言,距離十一月的大選僅剩四個月,如何在短短時間內從渾沌情勢中找出有能力一戰的接替人選,並不是容易的事。問題是,如果拜登不退,金主都紛紛縮手,那麼連民主黨參衆議員的選情都將被拖下水而一敗塗地。這些主客觀因素,都是拜登最後棄選的主因。

這個決定,就像當年國民黨「換柱」一樣,來得太遲。拜登應對失神的問題,已不止一兩年。如果他在年初或更早就表達卸任意願,並積極協助黨內尋覓接棒人選;那麼,民主黨便有機會從容進行初選,進而部署年底的選戰。如今不僅時間極爲緊迫,黨內又缺乏明顯易見的強棒可以立即補上,若還要經過一番黨內廝殺產生人選,恐怕又演成在幫川普提供免費彈藥。拜登直接指名由賀錦麗接手,目的應也是希望減少初選紛爭,並確保自己四年的治國「績業」會受到尊重。

然而,民主黨內對於是否由賀錦麗代表參選,仍未定於一尊。在此之前,一些美國媒體對賀錦麗的政治成熟度有所質疑,認爲她在一些場合的表現不夠莊重老練,對領導美國似乎尚無充足準備。在被政壇點名的看好人選中,則有加州州長紐森、密西根州州長魏美桂、肯塔基州州長貝希爾等人,評價在伯仲之間。至於被外界看好並在民調中高過川普的歐巴馬伕人蜜雪兒,則迄無參選意願。

如此一來,民主黨是否會在時間緊迫下,倉促接受賀錦麗爲新的總統候選人,則可能性大增。在第一時間,美媒CNN稱賀錦麗的民調和川普呈勢均力敵,川普僅微幅領先;其他媒體則稱,賀錦麗落後的幅度比拜登小。然而,川普則以其一貫的自大腔調譏稱,說賀錦麗比拜登「更好對付」。

廿一世紀的美國,竟由一個狂妄、一個失神的老人家輪流主導政局達十多年,殘酷反射出美國民主政治的衰頹。但更值得關注的嚴肅議題則是:當共和黨不斷走向偏鋒,民主黨卻變得遲緩軟弱無法有效反擊,甚至無法及早產生足以接替拜登的人選。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大學生原是民主黨票倉,但當以色列在加薩的暴行引發學生羣起示威時,校方和警方卻因拜登政府向以色列示好,而對學生採取粗暴鎮壓。如此一來,民主黨所代表的進步和自由主義堡壘形象,也就因向現實稱臣而黯淡了。

更糟的是,川普無論私德或政治表現都劣跡斑斑,完全不符美國國家利益;但除共和黨或民主黨沒有人能挑戰他,連美國司法制度都軟趴趴地任他耍賴。如果接下來的四年由川普再度執政,其狂妄必將變本加厲,除踐踏國際政治及經濟秩序,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勢必備受質疑和貶抑。但美國民主體制似乎只能坐視其發生,而無力阻止,這纔是最可悲之處。拜登急流勇退,能否喚起民主黨振作,是接下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