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童子賢持續挺核 學者:多數人明白這是賴的主張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本報資料照)

受凱米颱風影響,原定於7月25日登場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已確定延期到8月上旬召開。在人員名單方面,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此前自曝受總統賴清德邀請,將擔任該委員會顧問,近來也多次對外表明支持身兼該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一番挺核論述。學者認爲,這兩人被罵不但沒改口,捱罵聲量也變少,除了反核團體,黨內也沒再繼續批,顯然就是多數人明白這應是賴的主張。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在童子賢表達支持核能之後,李遠哲緊接着宣佈自己也成爲委員會顧問,可見是順勢配合童子賢的說法,「顯然賴找李當顧問,一定希望在這方面能幫助童子賢。」

葉宗洸提到,兩人既然都由總統賴清德任命,不斷拋出挺核言論,代表賴政府在能源政策有意轉向,「現在是把兩個人推出來測風向。」而這兩人被罵不但沒改口,罵他們的人聲量也變少,除了反核團體,黨內也沒再繼續批,顯然就是多數人明白這應是賴的主張,

葉宗洸指出,甚至近日就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都說SMR(小型核電站)可考慮,倒是經濟部長郭智輝還沒回神,最近受訪還在提隸屬自主能源的氫能與地熱,「這是典型的思慮不周。」

至於郭智輝的言論,葉宗洸說明,首先,氫能不是綠氫的產出是重點,大量儲氫的挑戰更大,比天然氣更難,因爲液態氫的溫度更低,試問經濟部的儲氫規畫在哪?場址決定了嗎?大型氫能發電系統的建置規畫呢?

葉宗洸進一步點出,其次,確實只有深層地熱才符合臺灣的需求,但目前的場勘工作完成了嗎?確切的鑽點與地面發電廠地點在何處?超過4000公尺的深層鑽取技術真的已成熟可用了嗎?適用於臺灣的酸性深層地質嗎?

葉宗洸強調,以上都是發展氫能與深層地熱亟須解決的問題,目前看不出來5年內有機會穩定供電,只能說是一個是好高騖遠、不夠務實的新策略。

葉宗洸認爲,新策略都可討論,但於此同時應該先續用核電,以保持供電穩定及供電品質,不致經常出現降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