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永葆公益的初心

編者按 在前不久剛剛表彰的第十三屆安徽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組織的嘉獎名單中,記者看到不少來自教育系統的優秀個人或組織。本期給大家介紹兩位獲表彰的優秀志願者,一位是來自當塗縣第一中學的教職工李璇,她在工作之餘熱心公益,在“寶貝回家”“藍天救援”等公益品牌項目中都有出色表現;還有一位是來自安徽工業大學的研究生汪雨航,他不僅在學校學習生活中主持和參與了很多志願服務活動,同時還走出校門積極開展公益社會實踐活動,之後更是參加了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故事,卻因爲同樣的公益情懷和志願精神而熠熠生輝,昭示真善美。

“端正心態做公益,力所能及對他人永葆初心和平常心就夠了。”這是當塗縣第一中學信息中心教職工李璇堅守公益十餘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09年,20歲的她從電視上了解到“寶貝回家”這個公益組織,主要是提供幫助16歲以下被拐孩子尋家的公益服務,當目睹家長爲尋找被拐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哭聲,不惜傾家蕩產,有的甚至患上精神類疾病,她眼中滿含淚水,內心陣陣揪痛,暗下決心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家。2010年,她毅然加入“寶貝回家”尋子公益組織,同年6月,在南京參與了第一次志願活動。正是因爲這次經歷,堅定了她投身公益的決心。

2011年,李璇大學畢業回到當塗。經過公益組織考覈推薦,接手“寶貝回家”安徽區域的管理工作。“當時安徽區組織的各項工作相對滯後,幾千人的志願者羣缺乏活力、信息不暢”。既然接收了,就必須全力以赴幹好。接下來的一年裡,李璇每天上班前先在志願者羣裡“自言自語”地跟大家打招呼,下班後也會在羣裡“自言自語”地聊聊這個組織,聊聊那些被拐的孩子終於找到了家。付出終有回報,打招呼開始有人回覆,發資訊開始有人討論,加入隊伍的人越來越多。在主持安徽區“寶貝回家”期間,李璇帶領團隊成功幫助一名求助者找到了親生母親,還提供大量信息共享給全國其他管理羣。組織越來越完善,團隊越來越優秀,李璇卻因工作忙碌於2015年將安徽區管理一職傳遞給了其他志願者,轉爲地方誌願者。

公益的初心之火一旦點燃,便永不熄滅。早在汶川地震的時候,李璇在電視上看到了藍天公益救援組織。2017年,她得知馬鞍山藍天救援隊招募隊員,立刻申請並加入“馬藍”。在之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奔波在當塗縣與馬鞍山市之間,參加各項訓練,實施救援等。2018年底,她與另外四名志願者申請成立了當塗藍天救援隊。她的初心是希望大家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的能力,在災難面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她及團隊的無私奉獻感染了衆多愛心人士,隊伍很快發展到現在的二百多名志願者。

救援不同於其他公益服務,除了付出時間以外,更多的是技能的熟練運用和現場情況的判斷,很多次救援都是夜晚甚至持續到半夜,李璇從不退縮。她參與過白紵山走失老人搜救、湖陽運糧船翻船人員搜救及多次溺水人員搜救、三百多起弱勢羣體走失搜尋、池州山地搜救、安徽藍天淮河綜合大演練、防溺水宣講、池州國際馬拉松應急保障、大青山千人登山及鐵人三項應急保障、央視七套來當塗拍攝美食節目全程水域拍攝保障、協助公安機關打撈物證等。她以身作則,志願服務時長達一千一百多小時,技能培訓和各項訓練時長達三百多小時。

面對新冠疫情,李璇一次次挺身而出,在志願者羣積極宣傳並號召志願者做力所能及的事,通過各種渠道採購了洗消裝備,發動志願者利用車載大喇叭進行防疫宣傳,運輸防控物資,成立防疫志願小分隊並協助學校、企業、社區、防疫卡口等場所開展消毒殺菌工作。近年來,她率領隊伍多次參與疫情防控、防汛抗洪以及應急救援,個人獲得市、縣級好人稱號,隊伍也獲得市、縣級優秀志願服務組織稱號。

人生的路和公益的路都還很長,李璇始終堅守公益的初心和平常心,默默奉獻,純公益的路很難走,但她說自己會一直懷揣初心,砥礪前行。

□通訊員 汪宗本,本報記者 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