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壓倒性優勢連任 援烏路線不變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確定連任成功後,與競選團隊開紅酒慶祝。(圖/美聯社)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 )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總理西蒙尼 (Ingrida Šimonytė),獲得他的第2個5年的總統任期。這也彰示了立陶宛支持北約、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不變。

美聯社報導,立陶宛選舉委員會的初步統計顯示,瑙塞達贏得74.5%的選票,西蒙尼僅獲得24.1%的選票,確實是懸殊比例。

60 歲的瑙塞達過去曾是一名銀行家,2019年競選總統勝利,因此進入政壇。他是溫和保守人士,一直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這一立場得到了大多數政治派別的認同。在他第一任期間,立陶宛也爲許多逃離鄰國白俄羅斯、俄羅斯專制鎮壓的異見人士提供了庇護。

週日晚上計票結束後,瑙塞達表示:「立陶宛的獨立和自由,就像一艘脆弱的船隻,我們必須珍惜、保護它並防止破裂。」

在談到波羅的海國家的盟友美國、德國、波蘭等時,他說,「我們與他們在基本問題上的立場非常相似,例如對烏克蘭的支持,對俄羅斯威脅持高度警戒的態度,都是一致的。」

這次選舉正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加劇,引發人們對莫斯科野心更大的擔憂,特別是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波羅的海地區,還有爭議的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也稱柯尼斯堡(Konigsberg)。

立陶宛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它的北方是拉脫維亞,兩國關係良好不必多提。但是東邊是俄羅斯的盟友白俄羅斯,南邊有一小段與波蘭接壤,但更長的南部邊界則是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剩下的波羅的海海岸線,此處被打造成高度軍事化的俄羅斯要塞。

在立陶宛的政治體系中,總統的主要任務是監督外交和國防政策,並擔任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鑑於立陶宛位於北約東翼的戰略位置,隨着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因烏克蘭戰爭而緊張局勢加劇,這個相對較小的國家擔任主席國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