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北京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竟然有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姜泗長

姜泗長,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天津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軍隊醫學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總後勤部衛生部專家組組長。中國耳外科學、耳病理學、耳神經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創建了全軍第一個耳鼻咽喉研究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教授”榮譽稱號,曾當選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牟善初

牟善初,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山東日照人,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曾任中央保健委員會第一、二屆專家組副組長,原總後勤部衛生部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創建了我軍第一個老年醫學研究室。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2項,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原總後勤部“一代名師”。榮立一等功1次,獲中央保健委員會特殊貢獻獎4次,中央保健傑出專家,被中宣部列爲“百歲軍醫”全國重大典型。

黃志強

黃志強,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榮譽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廣東新會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榮譽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組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軍隊醫學科技委員會榮譽會員,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中國肝膽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創始人,被譽爲中國“膽道外科之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全軍優秀教師”、原總後勤部“一代名師”。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盛志勇

盛志勇,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浙江德清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第三〇四臨牀部專家組組長。曾任全軍創傷中心主任、燒傷研究所所長,以色列燒傷學會資深會員。我國燒傷和創傷醫學主要開拓者之一,建立了全軍第一個ICU,建成國內首個低溫異體皮庫。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原總後勤部“伯樂獎”。原總後勤部“一代名師”。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獲全軍保健工作終身成就獎。

盧世璧

盧世璧,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湖北宜昌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成員、全軍骨科研究所所長。曾任全軍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理事長、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工關節的奠基人之一,在國內開創了人工關節、周圍神經損傷系統研究。獲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原總後勤部“一代名師”。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榮立二等功1次,“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震救災模範”。

王士雯

王士雯,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山東臺兒莊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成員、全軍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曾任全軍醫學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我國老年醫學學科開拓者之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原總後勤部“伯樂”獎。“全軍優秀教師”、原總後勤部“一代名師”。榮立一等功1次,獲中央保健委員會特殊貢獻獎。

陳香美

陳香美,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山東蓬萊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腎臟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慢性腎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全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第七、八屆主任委員,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2次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創新團隊獎1項、二等獎4項,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原總後勤部“科技金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僑界傑出人物、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付小兵

付小兵,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研究員,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

簡介:四川資陽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研究員,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全軍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創傷癒合聯盟執委、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973”項目和全軍戰創傷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求是”獎,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原總後勤部“科技金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

顧瑛

顧瑛,職稱: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二級,文職1級。

科室:激光醫學科

簡介:上海市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二級,文職1級,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激光醫學科主任、海南醫院激光醫學中心主任。國際激光醫學聯合會常任理事、中華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光學會副理事長。主持制定了我國首部激光醫學臨牀技術操作規範和診療指南。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榮獲國際激光醫學大會學術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求是”獎,國家發明專利20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高長青

高長青,職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科學院外籍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少將軍銜。

科室:心血管外科

簡介:內蒙古包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科學院外籍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少將軍銜,中共黨員,原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曾任心血管疾病微創技術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國際微創胸心外科學會常委。亞洲機器人微創心臟外科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機器人微創外科的開創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5項,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求是”獎,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軍隊科技領軍人才。榮立二等功3次,獲中央保健委員會保健工作特殊貢獻獎。

王福生

王福生,職稱: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技術二級,文職1級。

科室: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

簡介:安徽樅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技術二級,文職1級,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理事、全軍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分會主任委員。疑難肝病和艾滋病細胞治療與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國家感染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軍隊科技領軍人才。黨的十九大代表。

張旭

張旭,職稱: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二級,文職1級。

簡介:湖北荊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二級,文職1級,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學部主任。中央保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及機器人領域奠基人,創建了以後腹腔技術爲代表的泌尿外科微創技術和理論體系,在國內外廣泛推廣應用,成爲我國泌尿外科領域的標準技術。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軍隊科技領軍人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首席專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