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國今年起必須重振經濟增長 重點解決7大問題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及其研究院團隊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發佈報告。(清華大學ACCEPT研究院)

據界面新聞報導,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及其研究院團隊日前發佈報告稱,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仍然巨大,當前需要重點解決七大問題,包括房地產風險、地方債風險、民營企業信心不足、科技創新、消費疲軟、城鎮化潛力未完全釋放以及國際環境管理。

報告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仍然巨大,不容錯判。從需求看,中國有兩大潛在需求,一是,農村常住人口占比36%,另有18%的人口常住城鎮,但未獲得戶口,城鎮化和農村人口轉移存在較大空間;二是,9億人口學歷達到初中及以上,全國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中位數不足3000元,收入提高將帶來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

從供給看,國民儲蓄率保持在40%以上的高位,爲化解歷史壞賬呆賬和可持續的資本投資提供基礎;科技創新潛力巨大,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教育體系培養了大量理工科人才,普通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生中理工類佔比達40%,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口總量雖見頂,但人力資源總量仍在上升。

但是,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低於潛在增速,特別是「剔除2022年低基數影響」的2023年實際增長率約爲4.5%(以2019年爲基數,四年複合增速)。爲實現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未來十幾年年均經濟增長率要達到4.59%,現在必須重振增長,重點解決七大關鍵問題。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在於房地產。「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非常嚴峻。待售面積6.5億平方公尺處於歷史高位,銷售面積下降40%,相當於2009年銷售水平;新開工面積下降超過50%,相當於2008年開工水平;分期貸款餘額(在2023年)第三季歷史性出現負增長。」

報告認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先立後破」,重點就是指向房地產領域,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房地產行業必須先穩住,絕不能演變爲金融市場的恐慌和危機。」

報告建議,當務之急是解決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問題,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特別是解決頭部優質民營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困難;其次是取消房價限降令。政府應當積極促進房地產市場出清,鼓勵企業靈活調整價格去庫存,建立房地產市場新均衡;最後是取消限購令。房地產市場調控應當轉向充分滿足居民住房有效需求,推動商品房市場迴歸市場化,同時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

第二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地方債。報告指出,在2008/09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地方政府被要求大力投資基建,地方債在當時對穩定中國經濟增長起到了巨大作用,並以較低的發債成本、人工成本換取了一大批寶貴的基礎設施。但是,負債結構和期限不合理的問題逐漸成爲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

報告稱,「2020年,地方政府財政盈餘和地方國企利潤之和只相當於地方債的1.9%左右,尚且不足支付債務利息,更無力還本。如果中央政府不進行干預,地方債將難以持續。」

對於解決地方債問題,報告提出三大建議。一是中央增發國債置換地方債。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21年,北美國家中央政府債務總額佔GDP的比例爲11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爲12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爲72%,而中國僅爲20%,因此中國中央政府有較大的舉債空間。此外,增發國債有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根據以往數據,約12%的國債由境外投資者購買。

第二個建議是成立地方債資產管理公司(AMC),運用市場化方法對不良債務逐項化解,幫助地方政府輕裝前進。

第三個建議是建立舉債新機制。成立全國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統一管理地方基建項目的規劃、融資、建設與監督;從制度短板入手,構建多維度、長週期的地方官員評價體系,引導地方政府官員合理適度舉債;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真正做到政企分開,避免國有企業繼續成爲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

第三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民營經濟。報告指出,當前民營經濟信心與活力嚴重不足,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趨勢仍在持續,對中國經濟增速恢復至合理區間形成了極大拖累。造成民營經濟活力不足的淺層次原因是投資意願下降,深層次原因則是在政策和制度約束下,過去幾十年逐漸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擔心財富被剝奪。

對此,報告認爲,在理論上中央應有新提法,竭力避免社會各界將發展民營經濟解讀爲「權宜之計」。在行動上,儘快辦理幾件實事,通過案例引導打破社會各界對於民營經濟普遍抱有的負面預期。比如,加快條件已非常成熟且多年來期待上市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借鑑晉江、永康等地民營經濟發展經驗,每年舉辦民營企業家節,對民營經濟進行正面宣傳;每月舉辦民營企業家與政府領導的「吐槽大會」,解決實際問題;堅決取締以賺取流量爲目的、惡意攻擊民營企業家及企業家精神的自媒體。

第四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科技創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爲今年工作任務之首,強調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報告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力,包括加大在綠色能源行業的中央政府投資;儘快推動形成碳排放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算力統一大市場,突破算力瓶頸,實現人工智能的革命性躍遷;重振科技創新投資信心,儘快推動具有標誌性的科技互聯網企業在香港上市,吸引國際投資者加註中國科創市場。

第五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消費信心。報告指出,2023年以來,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持續下降,從1月的2.1%持續下降至10月和11月的-0.2%和-0.5%;CPI環比增速在10月和11月亦爲負,且跌幅在加大。另外,2022年4月以來,衡量消費者景氣程度的預期、滿意、信心指數持續處於低於100的低位,說明居民消費意願不足。

報告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注意把握和處理好『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關係』。當前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存在『溫差』,1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僅爲87,遠未恢復至2019年疫情之前超過120的水平。」

對此,報告建議中央政府推出消費補貼政策。「補貼消費比補貼收入更能直接拉動經濟,成本低,提升的消費會帶來財政收入,整體來看不增加財政負擔。」報告稱,具體措施包括在全國範圍發放1兆元(人民幣,下同)消費券,設定門檻補貼一定比例的消費。

報告以2022年上海市政府發放的消費券爲例稱,每1元政府消費補貼可以帶來4元以上的消費,這將會帶來4兆元的社會零售總額增長。在中國獨有的稅收制度下,可以增加政府的財政稅收。既刺激了消費,又沒有顯著增加中央財政負擔。

第六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城鎮化。報告認爲,制約中國經濟需求能力釋放的重要原因是城鎮化潛力沒能釋放,世界主要經濟體城鎮化率顯著高於中國。對此,報告建議除超大型城市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超大型城市放寬積分落戶標準;建設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

最後一個問題是國際環境管理。報告表示,中國並不是國際環境的被動接受者,應當積極主動管理國際環境。2024年是「超級選舉年」,對於美歐亞各國競選人發出的敵視中國的噪音和涉華言論,中國應不予迴應,避免在客觀上爲反華人士站臺;理清各國國內政策決策者、輿論製造者和工商羣體,增加與關鍵決策者和工商羣體有效溝通;做大「國際統一戰線」,高度重視國際上諸多沉默的「中等強國」,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