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下金門的千奇百態──全民獵殺麻雀和老鼠運動(一)

▲6月29日,一艘貨船在夜明珠碼頭裝運大米的過程中不慎散落,20餘隻麻雀搶食後相繼死亡。(新華社)

編者按:1949年以降,金門就是著名的冷戰熱區。地緣政治角力、海峽兩岸武力衝突皆交會於此。《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一書,爲我們呈現了小小金門如何變成一幅冷戰大時代的縮影;戰爭陰影、軍事管制,不尋常年代的金門社會,如何追求屬於自己的尋常生活?鑑往知來,我們才能倍加珍惜眼下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前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是土生土長的金門人,他這樣回憶1977年10歲時曾經參與狩獵麻雀的行動:「當時金門島上的鳥類非常多,吃掉了不少高粱。因此鎮公所買了一些獵槍,出借給居民獵麻雀。你會去借把槍,拿來對着麻雀射擊,我們小孩子就拿彈弓來代替。你必須交出一定數量的麻雀爪子和麻雀蛋,直接從鳥巢裡偷蛋也行得通。

抓捕麻雀全民行動

夜晚來臨時,我們會把手電筒的光照進鳥巢,鳥巢裡的麻雀會一動也不動。若是在白天,牠們會飛走,但在晚上牠們會僵在那兒,你便能對準牠們開槍──碰、碰、碰,一隻只應聲摔落在地上。當時我們還必須繳交滿滿一個火柴盒的蒼蠅,如果孩子們不照規矩交出麻雀爪子、老鼠尾巴或蒼蠅,就會被打手心。

當時整個金門都這麼做,因此獵殺了非常多的鳥類。而隔年,木蟻肆虐了整座金門島,你可以看到牠們一排排橫行在馬路上,開車時更會輾過牠們──啪、啪、啪,空氣裡瀰漫着螞蟻。我的父母告訴我們,牠們是古寧頭戰役中陣亡士兵的靈魂。」

在1960年代早期,金門引進了衆多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動員當地居民根除麻雀等「害蟲」的行動是其中一部分。

這也許讓人聯想到當時政治重心已轉移至民生議題,然而追根究柢,那些政策仍是因爲軍事議題及地緣政治學上的優先考量而產生,並以其爲依歸。

以上二者,換句話說其實就是軍事化,一種軍事發展的形式。這兩個詞的並置促成了一種概念──即便是農業推廣、學校建設或甚至禁賭法令等與軍事領域幾無關聯的政策,實際上也都和軍事扯在一塊。

胡璉的回憶錄裡有一段可信度存疑的紀錄,詳細描寫他在1949年時如何注意到金門的老鼠問題。當時軍隊配給的主食是蒸饅頭,用從臺灣運送過去的精製麪粉製成。來自中國南方的軍人常常抱怨這種不熟悉的食物,但當他們發現能抓些蛇回來加菜時,個個都雀躍不已。

幾個月後,金門爆發瘟疫,造成軍民死亡。一位醫學專家受命從臺灣被派至金門,隨後找出了其中重要的因果關係:「以往因爲蛇蟒在野捕鼠爲生,鼠類不易繁殖,現在我軍吃蛇,無異助鼠爲虐。」

瘟疫長久以來一直是金門島上的威脅。上一次瘟疫大流行發生於1890年代,據說造成超過8000人死亡,接近當時總人口數的1/5。1946年大約300人死於瘟疫,其中瓊林村就佔了約100人,隔年據報又有60人死亡。

1949年以後,戒嚴令和指揮官的絕對力量,能針對爆發的瘟疫做出迅速而果斷的反應。當瘟疫襲擊某個村莊時,胡璉會下令所有居民撤離,接着進行消毒、噴灑殺蟲劑、爲居民接種疫苗,疫情很快便獲得控制。

在金門開始實施軍政的前幾年,官方在探討瘟疫時,將其視爲一個須以技術來解決的問題:接種疫苗、隔離,並根除帶原者。

僅在1950年,就有12萬人次接種疫苗,幾乎包含了島上的每一位軍民。瘟疫是個軍事議題,視察團隊一致認爲瘟疫可能削減金門的軍事實力,對這個「佔有極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構成嚴重威脅。更嚴重的是,若流行於金門的瘟疫傳播到臺灣,後果將不堪設想。1951年5月初瘟疫爆發時,政府採取了隔離措施,暫時切斷金門的海空交通,以限制瘟疫傳播到臺灣本島的風險。

老鼠影響公共衛生

然而滅鼠防疫的計劃馬上也成了牽涉大衆動員及軍民關係的事務。胡璉頒佈了一道政策,要求島上每一戶居民捕殺的老鼠須達到一定的數額,最後訂爲每人每月至少一隻。爲確保民衆遵守規定,政府要求每一戶人家都須繳交老鼠尾巴。

在1954年的第二季,民衆共繳交了超過24000條尾巴。即便瘟疫造成的後果被以軍事的角度看待,疫病蔓延的起因及島上老鼠的猖獗,卻被認爲是島上居民無知落後的結果。視察該地的團隊曾說:「金門地處偏僻、民智未開、不重視環境衛生,亦可說不知衛生怎麼一回事。遇有疾病,則請巫求神醫治,可見其知識水準仍有待提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