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錄音造就新傳統 臺師大讓原住民古謠重新復振

臺師大讓原住民古謠重新復振,馬蘭阿美族歌者傳唱經點歌謠。(臺師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1967年,畢業於臺師大的史惟亮以及許常惠,發起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了大量的本土音樂。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將這些歌曲進行轉錄,並與原民會合作,將這些出版品送回部落,讓族人能擁有、聆聽與學習這些音樂,繼續傳承這些經典歌謠。

史惟亮以及許常惠當年錄製的本土音樂在國內已散佚,所剩的聲音檔案殘缺不全。但2013年,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一位曾是史惟亮好友的歐樂思先生,將當年完整的56卷錄音盤帶送來臺灣,由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進行轉錄工作。

至於波昂東亞研究院擁有此批檔案的原因,則在於歐樂思1960年代曾幫忙好友籌措相關調查資金,因此事後獲贈一套錄音拷貝。

這56卷盤帶錄音在臺師大,不但進行了轉錄,臺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師生,更將此批擁有豐富原住民歌謠的聲音檔案帶回部落,重新尋找歌者,再次檢驗樂曲,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討。今年年初,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將此批原始盤帶捐贈給我國國家檔案局,讓這批在海外流浪多年的國寶,再次回到臺灣。

檔案雖然轉換收藏地點,但研究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臺師大從2019年開始,獨立進行研究後的出版,以饗大衆,2022年,原民會也大力支持對於此份早期錄音的出版,專家學者也開始加入陣營,共同參與寫作。

臺師大表示,此次所出版的音樂,除了能明顯看到日本殖民時期對於原住民文化上的強力影響,且歌謠再次回到部落時,發現有些族人已經遺忘,例如高士排灣族的靈媒歌謠,僅現在高士唯一靈媒曾經聽聞過。

有些族人幾乎無法再演唱,例如寒溪泰雅族乘載族羣遷徙的長篇史詩;有些歌謠則無法演唱得像當年那樣的精緻細膩,例如郭英男的馬蘭阿美族傳統歌謠。

在臺師大與原民會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將研究後的出版品送回部落,讓族人能擁有、聆聽與學習這些音樂,更在出版品所在部落,進行了傳統歌謠的復振工作,讓年輕一輩的族人,能繼續傳承這些經典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