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澳洲首映 導演蕭雅全盼作品跨越時空
以臺灣1980年代爲背景的電影「老狐狸」25日於澳洲首映,作爲第7屆澳洲臺灣影展開幕片,金馬導演蕭雅全在臺灣強臺之際抵達雪梨與影迷座談。他盼作品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不同文化背景觀衆都能理解。
第7屆「澳洲臺灣影展」昨晚在雪梨市中心的EventCinemas盛大開幕,爲澳洲的一大臺灣文化盛事。今年的開幕片「老狐狸」不僅讓導演蕭雅全贏得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還囊括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和最佳造型設計等四項大獎。此外,蕭雅全也以此片在今年7月的第26屆臺北電影獎中獲頒最佳導演。
蕭雅全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認爲作品應該要突破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就像我們可以理解17世紀的愛爾蘭故事、15世紀的印度故事,只要情感是普世價值,大家都能看懂」,而不僅限於經歷1989年臺灣的人。
即使已經看過自己的作品數百遍,蕭雅全依然堅持在影廳內與觀衆一同觀看放映,「到不同國家放映時,我希望在場內感受觀衆的反應,這也會是下一個創作的線索和養分,目前很高興能獲得觀衆的共鳴」,他說。
談到凱米颱風前夕驚險起飛,蕭雅全笑稱,他隨時關注班機狀況,行李準備好但始終沒有裝箱,在女兒的催促下才裝箱,直到抵達機場,仍懷疑「真的會起飛嗎?」
蕭雅全在映後座談中與觀衆互動,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踊躍提問,包括作品音樂的創作含義、戲中古董豪車的選擇及角色設定等。
蕭雅全分享,「老狐狸」跨越了從過去到現在,他最喜歡劉冠廷飾演的角色「廖泰來」,「廖泰來」就像他的媽媽,但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像是他們的爸爸,「最後我們發現,這樣的人是整個世代的象徵。」
「老狐狸」也像是蕭雅全寫給孩子的家書。他感性地說,「我拍這部電影,是想向孩子介紹這個世界。我發現我不能再建議他們像我媽媽那樣生活,因爲時代變得更殘酷、更困難」,這世界有很多善良和自私,唯一的關鍵是選擇。
談到「老狐狸」音樂製作,蕭雅全認爲,「音樂有種魔力,可以瞬間把我們帶回某個時空,就像聽到某首歌會想起初戀或某次爭吵」,因此,他與音樂人侯志堅討論音樂設計後,未選擇使用當時年代的音樂。
除了當地影迷,駐雪梨辦事處還邀請了當地政要及其他駐雪梨的友好國家外交官員,包括美國區域政策領事、捷克總領事、愛爾蘭總領事,還有斯洛伐克、日本等國的領事館人員前來觀影。
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上議院議員孟洛(Jacqui Munro)對中央社說,這是她首次觀賞臺灣電影,她非常興奮能看到臺灣電影的樣貌及其獨特的視角。「澳洲臺灣影展」在多元文化的澳洲非常有價值,通過臺灣電影能看到如此豐富的多元文化。
駐雪梨辦事處處長吳正偉表示,這是展示臺灣多元文化的重要場合,外交人員除了政府聯繫,還在各國文化拓展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在雪梨的外交人員瞭解臺灣文化,電影是很重要的方式。
澳洲臺灣影展總監吳耀祖表示,今年影展在澳洲6個城市舉辦,共50場放映,其中20場爲澳洲首映。今年特別新增「原住民作品」單元,很榮幸能推廣臺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