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祖國論」 游盈隆:後續論述與攻防值得期待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國慶晚會演說拋出「祖國論」,引起國際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國慶晚會演說拋出「祖國論」,引起國際關注。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表示,賴清德總統國慶晚會致詞,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可能成爲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迅即登上英國衛報首頁,顯見外媒對臺灣總統兩岸關係言論之重視。

游盈隆表示,不同於前總統蔡英文小心翼翼的風格,賴總統的直白,尤其對中共不假辭色,更對臺灣人胃口,尤其年輕族羣。面對風起雲涌的世局與劍拔弩張的臺海情勢,賴總統一言一行動見觀瞻,而這也正是讓世界重新認識臺灣、定義臺灣的重要時刻。

他說,勇於向世界表白臺灣人心之所向,是民選臺灣總統不可迴避的責任與義務。雙十國慶日就是一個適當的時刻。

長期以來,中共對臺統戰的核心論述就是「祖國論」,游盈隆表示,而賴總統是首位公然拒斥祖國論的臺灣總統。從臺灣民意的角度看,中共的祖國論多年來在臺灣的市場不斷萎縮。

游盈隆表示,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年8月26日發表的專題報告「關於兩岸關係的三個關鍵性發展」,自1996年以來,贊成所謂「祖國統一」的人數從4成5銳減31.5個百分點,只剩13.3%,這是最典型的雪崩式下滑。從這個角度看,賴總統的「祖國論」相當契合臺灣主流民意。

從臺灣近代史角度看,游盈隆表示,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仕紳有大中國情懷的人不在少數,蔣渭水、林獻堂是代表性人物。但臺灣社會的祖國夢,在1947年228事件後徹底驚醒;繼之而來的白色恐怖和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更讓祖國夢支離破碎。

游盈隆表示,1980年代後期的臺灣政治自由化、民主化,讓臺灣成爲新興民主國家的佼佼者。從此,「祖國」對過慣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臺灣人更缺乏號召力;此外,中國經30年改革開放後仍然維持共產極權體制,人民沒有自由,民間社會缺乏自主性,中國民主化遙遙無期,對臺長期外交與軍事霸凌,祖國論說服力從何而來?

從世界史角度看,游盈隆表示,祖國論是近300年來伴隨民族主義興起的產物,源遠流長,但經歷1930年代極端右派納粹與法西斯主義興起所帶來人類的浩劫,二戰以後祖國論基本上銷聲匿跡。時至今日,世界大國中,只有中國、俄國斯還樂此不疲,跟不上世界文明腳步,成爲世局動盪的根源。

游盈隆表示,賴總統一席看似鬥嘴的祖國論,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帶來強大媒體宣傳效果,後續的論述與攻防爲何?值得期待也令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