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被迫變味 市場前景難料

對於一個零食產品,大陸慎重其事的推出行業標準,究竟辣條有何魅力?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今年7月公佈的數據,大陸辣條相關企業數量從十年前的4,000餘家減少至150餘家,但產值卻從人民幣(下同)50億元增長到500億元。

辣條的巨大商機也造就了行業巨頭,並準備前進資本市場。外電日前報導,有望成爲「辣條第一股」的大陸休閒食品商衛龍,正考慮啓動香港IPO,最快10月進行,融資額可能約35億元。衛龍6月重新提交招股書,尋求上市估值高達329億元。

根據聆訊後招股文件,衛龍去年度收入達48億元,年增16.5%,年內利潤則增長近1%至8.27億元。

新浪財經報導,根據新標準的定義,調味面製品即以小麥粉爲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配料、擠壓熟化、成型、調味、包裝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俗稱「辣條」。

至於調味面製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品種數量減少7成以上,鹽含量下降17.7%,油含量下降10%。

行業專家指出,在行業標準推出前,辣條這類食品的生產主要遵循糕點類或膨化食品類行業標準。

如果食品定位不同,添加劑的使用標準就會有區別,這就會造成一些監管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