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馬英九被白罵 難逃「替代消費」的三倍券

當年馬英九發的3600元消費券被執政黨狂罵,結果政府最新出爐的三倍券像是消費券的兄弟版,看不出對GDP貢獻度更高明。(圖:行政院提供)

一個簡單數學問題,當年馬英九發消費券3600元,現在振興三倍券民衆自付加政府發放是3000元,哪一個對GDP貢獻度大?如果吵了2、3個月、繞了一大圈的三倍券,端出來是長的很像「消費券」的兄弟版,那到底又高明在哪裡?

看看民進黨是多麼嘲笑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的消費券,說是發生「替代消費」效果,民衆7成消費拿去原先日常消費支出,乘數效應沒出來,對GDP貢獻度只有0.28%等等,結論就是死都不願重蹈覆轍發消費券。

問題是,從酷碰券變成振興券,今天又改名三倍券,看似政府以「2000元」勾出民衆的「1000元」,多創造消費。可是試問,民衆自掏腰包付了1000元,那麼這3000元到底是會拿來買原本沒有預期買的東西,還是同樣花在本就會用的生活用品,或是預計消費項目

或許可以問問身邊的人怎麼用這筆錢,目前各種聲音都有出來,有家庭表示剛好想換液晶電視,剛好拿三倍券來抵用。有的年輕人則說使用信用卡可能會多刷一些,也有開車族說會拿來加油、上館子等等。

可以想見,是會有人花比券額3000元多,但比較多比例恐怕還是難以避免使用在日常支出。要說乘數效果不能說沒有,但想達到政府宣傳的3倍,可能要打個折扣,更遑論可帶動的GDP貢獻。

畢竟三倍券無法迴避跟消費券同樣的問題,就是「替代消費」效應出現。如此想來,馬英九何必白白被罵,而執政黨還更繞了一大圈,搞了更多行政成本

其實疫情帶來的內需低迷,需要只是消費信心的一盞明燈。一開始就不該太計較「替代消費」成效,只要讓民衆覺得多出一筆橫財可用,大家開開心心去花錢,那種社會的消費信心與愉快氣氛,就已是振興經濟的最好幫助,何苦上演一出政治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