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資金恢復淨流入!美聯儲降息預期分歧下,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
10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2024年前三季度的國際收支情況有關數據,並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數據顯示,得益於貨物貿易延續淨流入,外資來華投資逐步向好等因素,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恢復淨流入。
眼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着貨幣政策的調整,未來美聯儲降息節奏和路徑仍然存在市場分歧,對於我國外匯市場的影響備受關注。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監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季度,我國存在跨境資金階段性外流的壓力,但着“924”“926”多項政策落地,顯著改善了國內經濟預期,更長時間來看,隨着中國經濟基本面修復,人民幣匯率將穩中有升,對於改善國際資本流動形勢非常重要。
匯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從國際外匯市場的角度來看,美元指數當前仍處於相對高估的狀態,未來將向均衡匯率區間迴歸,疊加我國經濟基本面改善,人民幣匯率未來將穩中走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在發佈會上表示,外匯管理部門將持續監測評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動向,不斷地積累和總結應對經驗,豐富政策工具箱,適時開展逆週期宏觀審慎調節,切實維護外匯市場穩定運行。
跨境資金恢復淨流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外匯收支狀況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跨境資金恢復淨流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按美元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28億美元,其中一季度小幅順差,二季度轉向逆差,三季度恢復順差。主要構成上,貨物貿易延續淨流入,外資來華投資逐步向好,境內主體對外投資總體有序。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來看,基本恢復平衡。前三季度,結售彙總體呈現逆差,主要是二季度逆差擴大;三季度重新回到均衡水平,其中9月份恢復順差,結匯上升、售匯基本穩定。
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跨境資金流動的重要影響因素是中美利差的收窄,尤其是在今年三季度,美聯儲超預期降息50BP,並且有進一步降息預期的情況下,有一部分對利差比較敏感的跨境資金出現迴流。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後,美元指數回落,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使得一部分應收款項迴流,對資金迴流有貢獻。
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三季度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幣匯率由之前的貶值轉爲升值,帶動了企業結匯增加;二是境外金融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增加,以及9月末股票通項下境外資金流入增加等。
數據顯示,近期,結匯率有序回升、售匯率穩中有降,企業結售匯意願保持理性。前三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外匯收入結匯率爲62.1%,衡量購匯意願的外匯支出售匯率爲68.9%。
與此同時,近一段時期,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總體呈現良好勢頭。截至目前,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的總量超過6400億美元,處於歷史高位。此外,受境內股市上漲帶動,9月下旬以來,外資淨購入境內股票總體增加,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願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截至9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爲33164億美元,較2023年末增加了784億美元。
人民幣有望穩中有升
目前,我國的政策利率也在調降,以十年期國債利率爲代表的市場利率進入波動期;進入第四季度,美聯儲降息放緩,美國國債利率水平有所回升,中美利差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對跨境資金流動的趨勢有何影響?
“表面上看,影響跨境資金流動的因素是以中美十年期國債爲代表的中美利差,以及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但背後反映的是中美經濟基本面的差異。”謝亞軒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第四季度,我國會存在跨境資金階段性外流的壓力,但同時,隨着“924”、“926”多項政策落地,顯著改善了國內經濟預期,不論是國內的資產價格,還是未來經濟進一步築底的預期都有回升,這會對衝中美利差進一步走闊的影響。更長時間來看,隨着中國經濟基本面修復,人民幣匯率將穩中有升,對於改善國際資本流動的形勢非常重要。
“客觀地說,隨着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跨境資金流動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和帶來的波動都是上升的,但決定匯率很大程度上還是經濟基本面。基於對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判斷,以及美國進入降息週期的判斷,美元指數長期回落將是一個趨勢,人民幣中期來看對美元穩中有升。”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從匯率變化來看,今年以來,境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CNY)總體小幅貶值0.3%左右,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
除了經濟基本面的因素,趙慶明認爲,從國際外匯市場的角度來看,美元指數當前在103、104,從過去20年的歷史來看,仍然是處於相對高估的狀態,未來將向均衡匯率區間迴歸,非美貨幣應該會有所走強。疊加我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幣匯率未來應該是穩中有所走強。
10月22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李紅燕表示,人民幣匯率主要是由市場決定,在市場化形成機制下,人民幣有升有貶、雙向波動是常態。
人民幣外債、中長期外債佔比提高
值得關注的一個數據是,上半年我國外債規模整體增長。截至6月末,外債餘額爲2.54萬億美元,較2023年末增加971億美元,增幅爲4%。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外債分爲兩類。第一類是企業、銀行等部門從境外融資形成的對外債務,是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客觀結果,與跨境貿易和投資發展直接相關。第二類是外資購買境內債券形成的對外債務,反映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近年來,隨着人民幣對外吸引力增強,第二類成爲我國外債增長的主要渠道。
“隨着企業的跨國經營日益增多,來自海外的訂單項目明顯增加,從項目和資金匹配的角度而言,境外融資的增加是必然的。”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
“顯然,債務不是越少越好,利用外資會給我國帶來先進的市場、技術和經驗。當然,也不是債務越多越好。”謝亞軒對記者表示,衡量外債的風險通常是將外債的規模和一系列標識實體經濟情況的指標做對比,比如GDP以及外匯儲備等。隨着我國GDP每年要實現一定的增長,理論上外債規模也要保持一定的增長。但需要防範的是外債脫離經濟基本面的快速增加,或者短期外債快速上升。
“外債風險是可控的。最主要的一個指標是,一年內到期的外債規模和外匯儲備相比,遠在安全線以內。”趙慶明對記者說。
賈寧表示,近年來,儘管面臨美聯儲貨幣政策大放大收,外部金融條件鬆緊變化,但我國外債規模總體穩定,與國內生產總值比值在14%~16%區間小幅波動,企業跨境融資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其次,負債率、償債率、債務率、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等四個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此外,我國外債結構持續優化,這體現在人民幣外債、中長期外債佔比顯著提高,外債期限錯配和幣種錯配風險可控,明顯降低。
展望未來,我國外債有望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隨着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金融市場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資產配置功能持續顯現,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將保持增長。同時,我國對外貿易投資潛力持續釋放,疊加美歐等發達經濟體降息推動外部融資成本回落,企業等部門借用外債需求將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