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智豪談「電音教授」fish.the:臺灣電子樂港口,堅持成為自己的樣子

他沒有離自己原本喜歡的類型太多,作品持續都有一個techno在那裡律動着。

— 柯智豪

如同跟隨着阪本龍一的「教授」稱號,以「fish.the」爲化名的黃凱宇(以下簡稱fish),在臺灣也離不開「電音教授」的美譽,象徵着他足以啓發後繼無數個世代的電子音樂涵養,以及他對於推廣電子音樂文化的絕對熱忱。他經由軟硬體在聲響上所投注的研究,也讓他的個人創作與現場,延伸到了聲音藝術的討論範圍。今年初fish驟逝,令衆人惋惜不已。《500輯》邀請與fish同爲「三牲獻藝」團員的音樂製作人柯智豪,一同再探fish的影響力與傳奇性。

資深電音製作人、三牲獻藝成員黃凱宇fish.the。圖/邱德興攝影、三牲獻藝提供

不斷精進的教授

「哎,上天就是那麼機車,一樣被稱爲教授,fish卻這個年紀就走掉。」柯智豪嘆氣道。身爲fish的老戰友,兩人與人稱「小各」、藝名「音速死馬(Sonic Deadhorse)」的鄭各均,十年前合組了三牲獻藝,在迄今發行過的四張專輯中,創造出一種特屬臺灣文化的聲音。廟宇慶典裡各項的樂器演奏,連體三人各自的電子音樂編制,既衝突也和諧。柯智豪與鄭各均早在高中大學就熟識,fish對他們來說是前輩般的存在。有段時間鄭各均成爲柯智豪的學生,柯智豪則會在獨立音樂基地「地下社會」偶遇fish,而後三人彼此相連結,密切進行創作、採集民俗音樂,構築出一個鐵三角。

「我們三個人其實真的差非常多,性格上,還有從性格長出來的音樂。」柯智豪說,「fish個性非常友善,很open,他有很多熱情,很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面。」fish一路堅守在Hardcore(硬核)音樂,不斷透過類比樂器鑽研出躁動而狂暴的電子聲響。像在三牲獻藝的表演中,他會在桌上擺出自行改造的機器人、樂高、電動玩具搖桿,展現了他的「器材控」,以及對於以硬體制造聲音的擇善固執。「他對演出極爲嚴肅,在現場超級機車。」柯智豪直說。

這幾年求知若渴的fish,步入電腦程式編碼(coding)領域,更上課精進樂理,也因爲三牲獻藝的創作概念,他進到田野,實際在廟會慶典採集聲音,「有一次他爲了錄一個大鑼的聲音,大概追了十條街吧」,柯智豪笑說。

fish常以面具或頭套造型現身舞臺,他那臺設定嚴謹的電腦,是無人可碰的「機房重地」。圖/三牲獻藝提供

演出時三牲獻藝團員常穿戴各自專屬的「陸海空」頭飾現身。圖/三牲獻藝提供

三牲獻藝成員的性格與音樂迥異,擦撞出有趣火花。圖/三牲獻藝提供

硬派下的反差

「如果fish沒有堅持成爲fish的樣子,臺灣的電子音樂就會少了他這條脈絡。他沒有離自己原本喜歡的類型太多,作品持續都有一個techno在那裡律動着。他的環境也離不開他的興趣與喜好,他住的地方器材之多,過去二十年可能一個人都在那邊做了很多研究。」柯智豪談及fish對臺灣電子音樂圈的貢獻。最初在90年代,fish以DJ身份廣爲人知,從搖滾循序放到電子;進到音樂創作後,他則守備在「硬」派電子音樂,連辦派對都是一路Hardcore到底,「我跟他在Legacy演出過一場,從頭轟到尾沒有停過,從傍晚六點弄到隔天天亮,我走出場地感覺自己很像吸血鬼,被太陽ㄧ照到會化成灰。」

不過fish的音樂雖然「又硬又嗆」,柯智豪眼中的fish,卻是位喜歡小動物和動漫的阿宅,「fish其實是一個滿日常的人,這可能跟大家對他音樂形象的認知很不一樣。fish會主動找大家,把朋友連在一起。」柯智豪說,「他養很多天竺鼠,還會特別去看水豚。然後常常來車站附近的地下街,買公仔、看漫畫。也會去以動漫爲主題的那些派對,還會帶我們去。」柯智豪補充道,「他這個人就是有個反差感,絕對反。」

在對硬派音樂的執着下,fish也熱愛小動物和動漫。圖/陳藝堂攝影

大稻埕慈聖宮是三人常相約吃早餐的地方。圖/鄭各均提供

臺灣電子樂的港口

當年除了以DJ身份持續引進國外的電子音樂,fish也與DJ @llen、林強等合著了《電子舞曲聖經》,至今仍是臺灣電子音樂圈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許多人包括柯智豪,都從這本書接觸到fish,以及其所翻譯的海外專訪與新知,「他在90年代,幾乎就是一個港口的概念,把國外的東西翻譯進來。那個時代很少人做這件事啊。」近年fish仍計劃以寫書的方式,在臺灣傳授電子音樂的各項知識,「他有書還沒寫完,比如說他想寫一本ableton音樂製作軟體的範例書,很直觀的,寫出來會很有影響力。」長期以來,fish也以在大學開授的、以及私人的課程,實踐了一種「電子音樂」教育,柯智豪家就常被fish借爲教室。「來找他的學生,很多原本是DJ,開始想要做音樂;或者本來做音樂,但想要做多媒體。fish很有條件去幫這些人做轉型。」柯智豪如此觀察到。

可是如今書沒寫完,fish亦遺留下了以科幻小說爲背景的音樂計劃。而曾與林強合譜《千禧曼波》電影配樂的fish,纔在劇場界開展配樂才華,便戛然而止,「他的音樂在劇場很有發揮空間,變成一個巨大、更具象的呈現」,柯智豪的語氣裡滿是遺憾。

在甫落幕的巴黎奧運,柯智豪與鄭各均在奧運文化臺灣館的現場演出,帶着fish的精神一起上臺,向他致上最大敬意,「我們其實整個奧運都演fish的歌」。對柯智豪來說,fish留下了一個無人能遞補的空位,然而這個空位,也一直都會在。

圖/邱德興攝影、三牲獻藝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