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政策失敗 無圍牆博物館退場

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右一)推動「無圍牆博物館」,因計劃範圍過大且沒有專門預算、人力,主責的北市文化局難以執行,確定在臺北市長蔣萬安任內退場、轉型。(摘自臺北市政府官網/蔡佩珈臺北傳真)

前臺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推動「無圍牆博物館」計劃,但無編列專門預算及人力推動,加上計劃範圍過於廣泛難以聚焦,計劃確定轉型,藍綠議員批評,無圍牆博物館窒礙難行,正式宣告柯文哲政策失敗,要求蔣萬安市府務必採納地方團體意見,重新擬定各地區發展方向。

「無圍牆博物館」鎖定北投溫泉、大稻埕、萬華艋舺、城北廊帶、城南臺大、士林北藝、南港北流和信義松煙,整合在地特色地點並結合周遭生活圈,展現當地人文風貌。

計劃由文化局建立溝通管道,每年辦理地方說明會或走讀活動了解地方需求,局長蔡詩萍坦言,市府已有「與市長有約」、「市容會報」統合地方意見,此計劃只是重複列管改善工程,也非文化局專業,且無編列專門預算、人力,導致「承諾很多、產出很少」,因此規畫無圍牆博物館退場、轉型,新計劃名稱會盡速確定。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陳賢蔚痛批,北投地方團體早在推動與無圍牆博物館類似的「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而且士林主推的北藝是新建築,硬要冠上無圍牆博物館名義行銷,毫無歷史深度,柯文哲的無圍牆博物館空有軀體、沒有靈魂,當然失敗告終。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陳重文直言,無圍牆博物館失敗主因是範圍過廣,文化局窒礙難行,既然計劃轉型,應先由文化局找出地方特色,再結合觀傳局行銷,過程更要強化地方參與,也提醒北投穀倉、不動明王石窟等處都值得推廣,讓北投更有特色。

蔡詩萍指出,未來以府級高度整合、推廣臺北各區塊特色,再投入觀傳局、產發局等局處資源,以萬華爲例,邀藝術家進駐,結合茶室特色、資深藝人歌唱表演,打造「老人休閒文化區」,但仍要與地方團體、各局處討論更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