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視野-臺灣人「臨震」行爲正確嗎?
提升防災教育,使民衆正確應變震災,有助於避免民衆受到傷害與提升災後復原能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4月3日花蓮地震發生當下,你怎麼應對地震呢?根據2018年花蓮地震後強震區的民意調查,只有6.5%的民衆執行正確的應變動作,在地震當下記得趴下、掩護、穩住,若在牀上,則是用枕頭或被子保護頭部。多數非震央地區的民衆可能一開始的時候覺得地震不太需要應變,等發現是個大地震時,已接近停止;或因爲驚嚇沒有做任何應變直到地震停歇。在震度更大的地區,可能有些人會往外逃。
■臨震正確應變的民衆 比例只有個位數
但從臺灣過去發生地震的經驗,除了建物倒塌造成的傷亡,多數受傷來自室內掉落物品砸傷或割傷。因此,提升防災教育,使民衆正確應變震災,配合提供災害當下即時、在地的防災資訊,如正確的疏散方向、交通狀況,以及前往避難處所的方式,有助於避免民衆受到傷害與提升災後復原能力。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在重大災害後,會以電話民調調查災區、災民的防救災認知、應變行爲、災害損失等,以瞭解災害的損害。2016年的高雄美濃地震及2018年的花蓮地震後約半年,也分別蒐集了約兩千份強震區居民的問卷。我們分析問卷中關於臨震行爲的問題,以及假如政府以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爲媒介,提供在地的撤離與避難等防災資訊,民衆付費使用的意願。
我們分析不同的變因對地震當下行爲的影響。往建築物外跑、尋找家人是兩種最易受傷的危險行爲,會有這兩種行動的人,通常所在位置震度較大、位於發生大地震的機率較高的地區。往外跑的人多爲年齡較輕、教育程度較低、宜花地區的女性及居住於透天與大樓者。會找家人的多爲年紀較輕、所得較高、女性,應該是有小孩者,以及臺灣西南部居住於透天的民衆。這些特徵是未來防災教育優先對象。
另兩種不正確的臨震行爲是認爲地震小不需要應變,或發現自己來不及動作,導致實際上沒有應變。前者的特徵是,年齡較大、收入較低、男性;後者是女性,及居住於宜花地區平房的民衆。相較於危險的臨震行爲,地震當下記得趴下、掩護、穩住,若在牀上,則是用枕頭或被子保護頭部的民衆,不因震度、或居住於較常有大地震地區才做正確動作。地震的時間大多很短,沒有時間再做判斷。防災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培養聽到警報後直覺做出正確的應變動作。
■願意使用客製化防災 資訊者僅1成
在分辨出影響民衆臨震行爲的因素後,我們的研究想更進一步知道以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提供在地撤離與避難的客製化防災資訊效益爲何?哪些人願意使用並付費購買?前面提到的問卷,使用「假設市場評估法」,來詢問民衆防災資訊服務的願付價格。然而,因爲政府已經提供許多免費的災害資訊,例如強震即時警報、村裡疏散避難地圖等,有蠻高比例的受訪者不願意支付費用來獲得資訊。過去文獻多將不願意支付者的願付價格設爲零,若用這個設定方式,2018年花蓮地震後的調查結果,平均願付價格不到43元。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客製化防災資訊,爲區別真正需要這些資訊的人,我們將受訪者的迴應區分爲參與決策及消費決策,可分別估計其影響因素。分析發現僅有約10%民衆有意願使用客製化防災資訊,這些願意參與者的積極度較高,若檢視他們的消費決策,客製化防災資訊的平均願付價格會來到266元。我們發現以下特質的民衆有比較高的參與意願,家庭月收入和教育程度越高、年輕族羣、所在地發生大地震頻率較高、網路與平面媒體使用者及已知政府公告避難地點者。
有了這些特質的民衆,將是政策提供防災資訊時,或客製化防災資訊應用程式開發時,可優先觸及的族羣。對於有願意參與,或已安裝防災資訊應用程式者,居住在臺灣東部、家庭月收入較高的民衆因願付金額較高,可以設爲付費專業版的目標受衆。當民衆有受到充分的地震應變訓練,配合客製化資訊,將有助於減少地震傷害,並加速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