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成爲新時期加強青年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

原標題: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成爲新時期加強青年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哲雯

記者9月21日從中國科協獲悉,爲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在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文聯六部門將聯合開展2024年“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宣傳工程”(以下簡稱宣傳工程)。

自2012年以來,宣傳工程以“校友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方式,彰顯中華民族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的工程理念,支持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以鄧稼先等科學大師爲主題創排演出20部科學家主題舞臺劇,累計430餘場演出吸引50餘萬青少年走進劇場,深受廣大青年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成爲新時期加強青年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宣傳工程初期爲在高校潛移默化開展科學家宣傳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校內演出平臺,主要面向本校師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後來這一校內演出形式也變成了宣傳工程所有劇目約定俗成的規定。如《國之英豪》被確定爲同濟大學保留校劇爲2022年同濟大學建校115週年和2023年李國豪先生誕辰110週年獻禮,並作爲同濟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和紅色藝術教育季的重要內容面向每一年度入校新生進行公演。

隨着劇目不斷擴容,爲了提高品牌影響力,讓這些大師劇常演常新,不斷打磨校園文化精品,2013年五四期間,宣傳工程在北京組織首次匯演活動,清華大學等5所高校參演,合計演出15場,在北京掀起一場校園文化的紅色旋風。此後,中國科協等主辦部門合作搭建起跨省校外巡演的廣闊平臺,年度集中匯演也成了每年最隆重的成果展示和演出彙報平臺,2013年之後陸續組織湖北、陝西、重慶、江蘇、廣東、河南、廣西、國家大劇院等多輪年度匯演,集中營造了社會層面的科學家精神宣傳高潮。

同時,地方黨政部門或科協組織還會邀請宣傳工程赴地方開展巡演,通過與當地科學家精神活動的結合大力營造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在科技工作者日或其他時間節點集中演出弘揚科學家精神。

2019年正值澳門迴歸20週年,爲服務國家澳門工作大局,搭建境外演出平臺,宣傳工程協調廈門大學對接澳門大學、南開大學對接澳門科技大學,在境外演出的同時開展文化交流、青年座談,開啓宣傳工程境外演出的新篇章,截至目前已組織《哥德巴赫猜想》《楊石先》《錢學森》《馬蘭花開》《大地之光》等5部劇赴澳門演出。2023年國慶期間清華大學《馬蘭花開》赴香港演出,宣傳工程在香港成功落地,奠定了港澳常態化巡演的平臺基礎,爲香港和澳門的科學家精神弘揚和愛國主義宣傳工作提供了生動的載體。

爲了配合劇目演出介紹人物,宣傳工程初期會在演出劇場配套科學家展覽,面向觀衆和社會公衆開展科學家人物、科研成就和科學家精神展,既作爲演出劇目的背景和人物介紹,又蘊含科學家這一羣體背後的精神支撐。如2022年“時代精神耀濠江”系列活動中,伴隨《錢學森》在澳門大學的演出,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同步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展出,在澳門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展覽門票一票難求。

隨着各地方對宣傳工程的認可度不斷提高,開始組織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走進演出地,面向科技工作者或大中小學生組織專題講座或報告,或者面向老少邊窮地區開展“舞臺走向大地”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科學興趣,深埋科學種子。如2020年演出季期間組織9所高校20餘名學生在貴州開展爲期4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向貴州新寨小學和魁龍小學的小學生們開展“志智”結對活動,向小朋友們生動講述錢學森、陳景潤等老一輩科學家故事。

校外演出既是藝術碰撞,更是青年交流。宣傳工程通過搭建演出高校與承演高校的友誼橋樑,促進高校間、地區間文化的交流和民心的相通,在青年中廣泛樹立科學家偶像,涵養優良學風。如2023年《大地之光》澳門巡演間隙,澳門大學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青年學生圍繞科學家精神開展文化交流,結合自身學習成長經歷暢談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和自己學習生活中的親身實踐,讓兩地青年距離更近、感情更親,讓兩地文化水乳交融、互鑑互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