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治療癌症,中醫與西醫矛盾嗎?

癌症,是令大多數人談之色變的話題,不光是因爲疾病本身的惡性程度隨時可能奪人性命,也因其治療過程往往令人焦慮不安、苦不堪言。人們時常還會問,治療癌症,中醫與西醫矛盾嗎?

從上世紀中葉現代腫瘤學成立至本世紀初,人類與癌症的抗爭碩果累累,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將癌症納入慢性病範疇。再經過近20年的實踐積累和研究探索,癌症病人的生存時間仍在不斷被延長、生活質量不斷在被改善。有報道稱,近10年來,中國癌症病人整體的5年生存率已逾40%。

人們面對癌症的態度已然更加理性和從容,這是現代醫學生物學研究取得長足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此過程中,中醫藥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癌症的中醫治療日益受到大家關注。

中醫藥治療與西醫治療真的矛盾嗎?

先說結論:中醫藥治療與西醫治療癌症其實並不矛盾,可同時進行。

在西醫放化療期間,會加重病人的肝腎功能損害,面對放化療期間的病人,中醫藥處方用藥會隨之調整,不但會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減輕化療造成的肝腎功能損害,還有助於改善病人脾胃消化功能,幫助病人順利度過西醫治療期。當然,部分病人會因爲化療反應耐受不了中藥口服,那也另當別論。

一些具有腎毒性、肝毒性及消化黏膜刺激的中藥飲片,國家藥典已明確說明,而相關監管部門對中藥飲品的質控把關也值得放心,不少飲片已可溯源,品質安全可靠。

中醫活血化瘀藥物會增加癌症復發轉移風險嗎?

中醫講的活血化瘀,是一個具有十分複雜機制的療效反應,並不是機械地促進或加快血流。活血化瘀是一種中醫藥治療方法,其使用前提是必須具備有血瘀證的精準辨證。中醫講理法方藥,每張處方都遵循嚴格的醫理病理和治法原則,所謂活血化瘀藥在一張處方中的作用歸根結底表現爲治療法則的療效體現。

諸多癌症,程度不同,大都有中醫瘀證因素,如何認識和對待,也是一個十分複雜和專業的問題,而對活血化瘀藥的無端顧慮,則如杞人憂天,大可不必。

中醫藥治療癌症何時開始最好?

癌症的中醫治療應當是越早開始越好。臨牀研究表明,在大腸癌術後發生復發轉移的病人中,之前接受過中醫藥治療的病人預後情況顯著好於未接受過中醫治療的病人。

中醫沒有一成不變的靈丹妙藥,癌症本身就是難治性疾病,病有病的客觀規律,治療有治療的具體策略,有有效就有無效,但堅持治療,總能解決一些問題。

我們希望能夠堅持足夠長的中醫治療時間,具體則因人因病而異,比如胃癌術後的殘胃本身就被認爲是可能再次發生胃癌的癌前病變,所以五年十年以後,除了定期複查,還是建議能夠接受階段性的中醫藥治療。

什麼是“發物”,消化癌病患者應該怎麼吃?

就消化道癌病患者,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膽囊/膽管癌、結直腸癌等的患者,主張的飲食方面總的原則是:多吃素、少吃葷,細嚼慢嚥,寧少毋多。

中醫認爲甜食、油膩、煎炸醃製類飲食,易生痰溼,所謂“膏粱之變,足生大丁”,痰溼是癌症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主張細嚼慢嚥,寧少毋多,是因爲咀嚼有助於消化,對於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病人,細嚼慢嚥可以緩解吞嚥不暢,可以顯著減輕消化負擔、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黃帝內經》裡講“飲食不節”可以造成癰疽和積聚,節就是有節制的意思;又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消化癌病的病人尤其要注重飲食有所節制。

在此基礎上,主張飲食結構多樣化。一些癌症固然會有個別飲食禁忌,需要諮詢醫生,但我們希望不要過度關注所謂“發物”,特別是蔬菜水果類食品,除了需注意加工(如不宜粗糙堅硬)和食用時間(如避免空腹進食富鞣酸水果如柿子、菠蘿等)以外,大多無特殊禁忌。當然,特殊情況需要諮詢醫生。

建議謹慎對待市面上的保健品和營養品。我們主張在接受中醫藥治療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腸內營養,不再另外服用保健品和營養品。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保健品都以中藥爲基礎,而醫生處方的中醫藥治療更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其次的原因是此類產品魚目混珠,品質難得保障。

其他一些問題,如飲茶、咖啡,宜淡不宜濃;如戒酒、戒菸。

腫瘤患者要堅持開展體能鍛鍊嗎?

在長期的康復或反覆的治療過程中,保持一定狀態的體能,十分重要。

我們建議首先是規律的作息時間和餐飲時間,規律穩定的生物鐘有利於臟腑功能的穩態,有利於康復。要避免過度鍛鍊和消耗,不能及時恢復,就是過度,主要取決於消化功能的康復情況。對於消化道癌病患者,尤其針對老年病人,不宜強求體能鍛鍊,特別是在治療階段,散步最好。如堅持工作和正常生活等,培養業餘愛好,保持樂觀豁達均有益於癌症康復。

癌症不能被某一種治療、一種單純方案完全治癒,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中醫藥治療作爲唯一一種可以貫穿癌症治療始終的治療方法,已經成爲一些癌症綜合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的治療中,已經總結出十分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和策略,中醫癌病學理論建設在不斷完善,中醫藥優勢日漸明確,就消化道癌病患者而言,中醫藥治療的最大優勢在於顧護血氣、恢弘臟腑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