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是對的

柯林頓 圖╱美聯社

美、中佔世界的比率

1930年代何以發生大蕭條,有一項重要因素是不該被忽略的,那就是美國國會所通過的史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美國原想以調高關稅來保護自家產業,未料各國羣起效法紛紛調高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急速萎縮,一起陷入大蕭條。

■美國2000年人口2.8億,中國大陸12.7億,全球人口61.3億,2022年全球人口79.1億,美國3.4億,大陸14.1億。至於GDP,2000年美國10.2兆美元,大陸僅1.2兆美元,2022年美國達25兆美元,大陸也快速升至18兆美元。

自由貿易近年面對很多挑戰,特別是美國已不太談自由貿易了,他們如今鼓吹的是公平貿易,公平貿易就字義而言無可指摘,惟公平貿易有着保護主義的基因,一不小心就會引來災難。

1990年代美國逆差連年擴大,公平貿易呼聲日趨強烈,不過,總統柯林頓依舊主張自由貿易,世貿組織(WTO)部長會議於1999年底在西雅圖召開,柯林頓向反對自由化的傳統產業勞工表示:「美國人口只佔全球4%,但GDP卻佔全球22%,若不把多出來的產品賣給其他96%的國家人民,美國的經濟將無法成長。」他呼籲那些敵視自由貿易的美國人民,要理性思考。

自由貿易 創造戰後繁榮

柯林頓是對的,二戰結束後美、英等國鑑於1930年代保護主義釀成大蕭條,於1947年簽署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揚棄保護主義,推動自由貿易。隨着各國關稅減讓、市場開放,果然創造了戰後的繁榮,經濟學家克萊恩估計:「1980年以前世界貿易量的成長率約是生產成長率的1.5倍。」自由貿易已成爲支撐全球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力量。

依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柯林頓擔任總統的1990年代,全球貿易平均成長率7.6%,全球經濟成長率3.2%,貿易成長是經濟成長的兩倍,儘管期間曾發生亞洲金融風暴,但貿易擴張仍讓美國迎來高成長、低通膨的新經濟(new economy),如此情勢再度證明自由化對美國是有利的,柯林頓自然要擁護自由貿易。

也許有人會說,柯林頓當總統距今已20年,時移勢易,情況還是如此?依美國普查局統計,2022年美國人口占全球比重約4.2%,而GDP佔全球比重仍有25%,換言之,一切情況和昔日差不多,美國仍得把多出來的產品賣給其他國家人民,以此而言,自由貿易依然是最有利的。若採公平貿易,舉世風行草偃,最後可能又要重蹈1930年代的覆轍。

歷經大蕭條,又享受過自由貿易好處的美國,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當然明白,然而每當霸主地位動搖時,美國的表現常是不理性的,歷史資料斑斑可考,1971年美國出現貿易逆差後便迫使德、法等國簽署史密鬆寧協議、1985年逆差擴大又逼日、歐簽署廣場協議,此外動輒以特別301、關稅法337、國家安全232懲罰貿易伙伴,弄得各國人仰馬翻,怨聲載道,這樣的公平貿易若日後還要常態化,甚至變成新秩序,天下豈有寧日?

大陸崛起 美保護主義鼓譟

柯林頓所處的1990年代,雖受到日本挑戰,威脅尚小,彼時中國大陸GDP的全球佔比也不過3%,與美國相去甚遠,因此美國仍樂於協助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惟隨後大陸突飛猛進,2009年出口居世界第一,2022年GDP全球佔比升至18.1%,與美國的25.4%已有並駕齊驅之勢,由於害怕大陸後來居上,美國自然要倡議新秩序、重組供應鏈。

然而,我們若把人口考量進來,美國似乎也不必那麼緊張,大陸人口占全球17.8%,是美國的四倍,以這麼多的人口所創造的GDP只有美國的七成,山姆大叔何必擔心?以此看來,直到今天,柯林頓的自由貿易主張仍是上策,不但對美國有利,對全世界也有利,至於有着保護主義基因的公平貿易,仍是危險的,孟浪行之,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