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鎖喉 突圍需待時機

也因此,當中國努力將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由西轉向東時,美國兩黨對此企圖也是瞭然於胸,持續針對科技領域施壓,畢竟當主引擎無法順利發動,狂奔的中國自然得慢下來。

從川普時期制裁華爲的手法來觀察。美方祭出環環相扣的禁令,包括中美貿易協議的限制技術轉移、縮減中國科技設備的海外市場,再到斷供先進技術,確實接連重挫中國5G科技、智慧手機及晶片設計產業。不願妥協的中國誓言要科技自主時,美國最新做法「打蛇打七寸」,直搗尖端科技源頭,封鎖中國「卡脖子」的半導體先進製程。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闡述這些現象時說,不管是301條款、人權、國安或資安,美國在科技戰上,有很多牌可以打,雙方在5G、AI領域的競賽,一度接近分庭抗禮,如今5G競爭步入尾聲,未來美國若要抑制中國科技發展,很可能是限制AI所用晶片。

科技實力攸關國力,防堵中國科技趕上,是美國穩坐霸權的必要條件,因此,拜登可以在對中關稅退步,但科技競賽沒有輸的空間,只會不斷加碼。近期美國擴大對中國半導體制程和EDA等晶片設計的管制,說明兩國科技戰方興未艾。

面對美國的層層打壓,中國選擇了一條出路—與其他國家擴大合作。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執行長羅懷家指出,全球動盪中藏着機遇,韓國、日本雖親美,但是否利用這個機會有限度地與中國合作,擴大半導體競爭力,是未來重要觀察指標。

對中國內部來說,除了高喊科技創新、技術突破,要保存科研動能,更需以自身市場優勢、發展利基技術,等待下一次的技術典範轉移。

具體而言,包括新能源車、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6G)等領域,均被視爲未來中美科技競爭的主戰場。中國正利用其龐大市場與人力,試圖突破這些新科技的關鍵技術。但典範轉移除了主動施力,更需要機遇與時間的配合,對於「慢下來」的中國,留給它的時間和資源還有多少,各國政府與主要科技業者,都在密切關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