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焦慮情緒如何轉化?專家來支招→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 吳佳怡)臨近高考,很多考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到焦慮,又或者擔心考試焦慮的問題。如何理解、接納乃至轉化焦慮,更加從容地備考、應考?近日,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曾祥龍來爲考生答疑解惑。

焦慮不可怕!理解它才能面對它

焦慮這種情緒常讓人們感到難受,所以被大家稱作“消極情緒”。但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消極情緒並不必然是“壞的”。其實,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其進化基礎和心理功能,而焦慮這種情緒的功能,能夠激活我們的喚醒水平,通俗地講就是讓我們進入更加興奮的狀態,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挑戰。

比如,考前的適度焦慮,會有利於我們抓緊時間投入學習;而考試過程中的適度焦慮,則在提醒我們要認真仔細答題,應對這個重要的挑戰。當然,考前的過度焦慮,會讓我們難以靜下心來學習;考試時的過度焦慮,也確實會影響能力的正常發揮。

心理學中有一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過高或過低的焦慮,都不利於發揮出最佳的水平。簡言之,我們既不希望自己焦慮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也不希望自己在考場上放鬆到睡過去。這就明確了我們進行心理調適的重點——緩解過度的焦慮,而不是徹底消滅焦慮。

面對焦慮,我們該怎麼做?

有了上面的認識,那我們該如何處理過度的焦慮呢?在正念和其它很多心理干預技術中,都會強調接納焦慮。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焦慮的合理性,允許焦慮的適度存在,學會與焦慮感和平相處,而不是把焦慮看作一種威脅,與焦慮感鬥爭。這樣一種開放、平和地對待焦慮的心態,其實更有助於避免焦慮情緒過度膨脹。

尤其是不要壓抑焦慮的反應。很多學生知道自己有考試焦慮的問題,一上考場就焦慮,甚至腦子一片空白。因此,他們往往會非常擔心高考時又感到焦慮,進而影響考試的發揮。這種對焦慮本身的焦慮,往往會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

產生手心冒汗、腿抖等身體反應→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擔心焦慮影響考試→進一步的身體反應。

反之,如果我們理解了焦慮感是正常心理狀態,也就不會過度關注或擔心焦慮,從而減少了這種惡性循環發生的可能性。

轉化焦慮,讓它爲我們所用

基於接納焦慮的基本態度,我們可以進一步轉化焦慮。要認識到,焦慮情緒,包括伴隨它產生的身體反應,是我們自身在面對威脅時調集能量,準備應對。這些情緒和身體反應,是我們個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戰友,而非我們的敵人。我、我的身體、我的情緒,我們會一起戰鬥,面對挑戰。

心理學研究表明,像上面這樣改變對焦慮反應的認識,能夠把焦慮轉換爲勇氣,相應的生理反應也會發生變化。而這樣一種勇氣,也有利於我們以更加自信的態度,在考場上發揮出我們真實的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