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過就“打拳”?考公羣內女孩們惱羞成怒:憑啥錄取的都是男生

從00年這批大學生開始,“加羣”成了很多大學生習以爲常的事情,剛上大一的時候有班級羣、專業羣、學院羣,開始上課之後每一門課程都會單獨建一個羣,除此之外還有:社團羣、代課羣、二手羣等等。

00後對於加羣的熱情也就這樣被培養起來了,以致於畢業之後,仍舊對加羣的事情非常熱衷——考研要加考研羣、考公要加考公羣,各種各樣的羣,表面上是爲了方便收集信息,實際上也給備考之路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大學生對考公的熱情越來越高漲,尤其是00後這一代,都想趁着應屆生的身份,抓緊時間上岸省考,但經歷過的人都知道,省考的難度可一點都不比國考低!

考不過就“打拳”?考公羣內女孩們惱羞成怒:憑啥錄取的都是男生

但省考的崗位信息表每年都有,崗位也只多不少,每年都會有上岸的“幸運兒”,也每年都會有付出了很多努力,卻落榜的“小倒黴蛋”,事實擺在眼前,上岸公務員不僅需要努力,也需要一點運氣,除了崗位選擇之外,考場上蒙對的每一道題,都可能影響你最終的上岸結果。

只可惜,有些同學們看不開這件事,把省考當成自己唯一出路的結果就是——一旦考公失敗,就開始怨天尤人,甚至主動挑起了性別對立,女孩們考不過就“打拳”的行爲也引起了其他男同學的不滿。

事情的起因,是在25年國考省考學習羣內的幾張聊天截圖,通過內容可以看出,一名女同學主動分享了一張省考的公示結果,她感到非常不公平——市北區上岸的6個人都是男生,黃島也是8個男生,憑什麼錄取的都是男生!

羣內其他女孩們也紛紛附和,表達着自己的不滿,在這些女孩的眼中,最終上岸公務員的幾個人都是男生就意味着不公平,肯定有人區別對待。

女孩們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現實職場中,的確有不少崗位更青睞於男性工作者,導致女同學們在求職的路上步履維艱,但在考公這條賽道上,除非該崗位限制了性別,否則大家都是靠分數說話。

自己的分數低、沒考上,難道不應該反思自己哪裡學的不紮實嗎?怎麼反過來覺得不公平呢?這種幼稚的發言,着實有些不着邊際了。

羣內有男同學表示:也許是有些單位需要男生呢?比如某些基層崗位、或者一些需要出差調動的崗位,考慮到女同學青睞穩定性,用人單位也具備一定的招生自主性,於是選擇了自己認爲更合適的考生,這也是情理之中。

個別單位如果已經在職的女性工作者太多了,或者上一批錄取的女性工作者太多,也會在這一批錄取中更加青睞男性考生,這些都是用人單位招生自主性的體現。

但女同學們顯然不能理解這一層次,還在男同學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後出言諷刺——男的有什麼用?

考公的同學需要注意:網絡並非虛無縹緲,一言一行皆有痕跡

有的女孩更是發話:如果我們女人都不生孩子,那男的就一點用處都沒有。筆者認爲,職場中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固然存在,但也不該混淆概念去討論。

如果你作爲考生,是發自內心地覺得招考單位有區別對待的嫌疑,就大膽去反饋,寫建議信,甚至是投訴都行,這是你的權力,在羣內挑撥對立沒有任何意義。

更何況,當我們在討論男同學和女同學在考試、就業中的公平性問題時,是不是不該將兩性、甚至婚姻問題牽扯進來?否則這場討論註定得不到任何結果。

當然,作爲旁觀者奉勸各位同學一句:網絡沒有那麼虛無縹緲,你一時間激憤說出來的話都會留下痕跡,除非你鐵了心以後不考試了,否則來年你考公上岸,這種內容的聊天記錄被有心之人遞交上去,即便公示過了,也一樣會被刷下去,孰輕孰重,自己掂量着看吧。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