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醫治流感有奇效? 按手2穴道自我修復抗外邪

中醫師在替患者把脈/非當事人(圖片來源:pixabay)

今年新冠疫情趨緩,國人戴了快三年的口罩漸漸拿下,有醫師開始擔心,在新冠疫情期間病例數下降的流感、腸病毒等流行性疾病,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爆發。而面對流感,中醫有什麼對策呢?衛福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除了以中藥對症下藥,也可以按這兩個穴位來培養人體的正氣,提升免疫力!

流感在中醫中,分爲風寒、風熱、風溼三種症狀。其中,風寒的表現有頭痛、肌肉痠痛、全身無力、打噴嚏、流鼻水;風熱有發熱、頭痛、喉嚨痛、卡痰、胸悶的症狀;而風溼則會出現肌肉痠痛、關節僵硬、全身緊繃的情形。中醫會根據病人體質狀況再對症下藥。例如病狀以風寒爲主,會使用辛溫發表的一些藥物做治療,如麻黃、桂枝、生薑、紫蘇;如果病勢以風熱爲主,則會使用清涼透表的藥物,把邪氣透散出來,例如:銀花、連翹、桑葉之類的藥物。

藥師在挑選中藥材(圖片來源:pixabay)

一般民衆普遍認爲疾病急性期,如咳嗽、流鼻水等,用西藥來醫才能迅速控制症狀,而中藥則療效較慢、病期較長。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中醫的特點是針對不同的個體、體質,做出適合病患現階段病情的治療處方,並不是單純做症狀上的治療。中醫若是早期介入病情,所以對於上呼吸道的急性病,效果未必較差,反而可以把病勢徹底截斷。醫師也提到,有些民衆想盡快康復,也可以採用中西醫雙管齊下的治療方式,不過中藥、西藥需間需隔1小時使用。

合谷穴、曲池穴(陳慧玲攝)

醫師特別教導,身體較爲虛弱的民衆,在入冬的季節可以做兩個穴位的按壓,抵禦外邪、預防感冒。合谷穴在大指跟食指之間,肌肉最豐厚的地方,可以用指腹輕按5秒鐘,一天可以按10到20次左右;手肘橫紋的中點,有個穴道叫曲池穴,也具有發散風熱的效果。

多運動可提升正氣(圖片來源:pixabay)

最後醫師強調,流感高峰期,民衆進出公共場所應該配戴口罩;飲食應以清淡爲宜,勿過多食用油炸辛辣的食物;多做有氧運動、養成固定鍛鍊的習慣,提高正氣。正氣提高,外邪就不容易侵犯人體,也不容易染上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