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隱匿哪些騙局

蘭州警方公開徵集線索

“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隱匿哪些騙局

近日,甘肅省蘭州市人民檢察院、蘭州市公安局聯合發佈通告,對一起涉嫌影視投資詐騙的案件徵集線索。通告共涉及4家公司及12部電影。

通告一出,#多位明星參演電影涉影視投資詐騙案##電影業內人士迴應影視投資詐騙案#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案件是否破獲”“‘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爲何和詐騙產生關聯”“普通人是否能投資電影”等成爲網友關注熱點。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蘭州市公安局相關辦案民警以及電影業內人士,對以上問題進行追訪。

4家公司12部“工具”電影,涉嫌詐騙額超6億元

據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龐傑介紹,該案是一起涉及新業態、新領域、新手段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通過公司化運行,以薦股爲名騙取受害人信任。其間,混淆電影票房與收益權的概念,虛構電影投資成本、誇大預期收益,誘騙受害人進行投資。

2021年6月,受害人林某向蘭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報案,自稱在2020年4月投資電影,被騙133萬元。

鑑於此案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大,當年8月17日,該案由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提級偵辦,案件命名爲“‘8·17’影視投資詐騙案”。

截至2022年3月10日,蘭州市公安局派出150餘名警力,歷經三波次抓捕,在北京、深圳、東莞、佛山、寧波、武漢、襄陽、長沙、益陽、太原10個地區,搗毀12個詐騙及“吸粉”(吸引粉絲——記者注)窩點,現場查扣大量作案電腦、手機、虛假合同及話術劇本,抓獲審查以李某某爲首的嫌疑人110餘人,採取強制措施56人。

經蘭州警方偵查,此案共涉及北京八毫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瑞泰豐(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中影鑫藝國際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麥豐盛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4家公司;涉及《梵高計劃》《孫悟空之噬天魔猴》《麥路人》《怒海營救》《詩人》《玩命營救》《歐巴,你好帥》《痞子愛人》《錢在囧途》《全心愛你》(更名爲《拳頭媽媽》或《出拳吧媽媽》)《上海上海》《魯班地宮》12部電影;在全國30個省份,有疑似受害人3000餘人,涉案金額超6億元。

對於此類新型案件,辦案民警將其定義爲隱匿在文化圈娛樂圈電影圈的新型變異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而受害人通常將此歸爲“投資失敗”或“經濟糾紛”。

經過仔細研判,蘭州市公安局以“上游合同”,即影片備案單位提供的相關合同爲突破口。根據所掌握的資料,瞭解電影真實的投資成本、投資份額是否進行轉讓,獲悉上述影視公司是否爲真實的電影出品方以及實際的投資份額。

“在受害人提供的投資合同上,寫着所投電影的總投資或預投資”,龐傑說,經對比基本能夠確定,涉案團伙誇大了電影的投資成本,且一般都在4-5倍以上,同時虛構了高回報、高收益,構成合同詐騙。

從賣股票到投資電影,“JQK”套路層層遞進、防不勝防

據蘭州警方披露,該案件的受害者多爲50歲以上“股民”,被詐騙金額巨大,“拿幾十萬元、上百萬元去投資的人很多,最多的一位被騙了700多萬元。”龐傑說。

爲了讓受害人蔘與所謂投資,詐騙團伙與一些不法“吸粉”團隊合作,設下“JQK”(勾住、圈起來、再揩油——記者注)騙局——首先,通過“吸粉”團隊推廣,拉人進股票投資直播間、微信羣,讓所謂的指導老師講股票投資、分析股票,“勾”住受害人的注意力;沒多久,指導老師就會提及“股票不景氣、電影比較賺錢”等信息,逐漸向羣裡學員推薦電影項目,說自己認識某某導演、有新的投資渠道,將受害人一步步引入圈套;最後,給受害人推薦電影公司的“宣發經理”等,誘導受害人籤合同轉賬。

除此之外,還有少量“殺豬盤”。“吸粉”團隊成員借加微信時“加錯了人”與受害者聊天建立信任關係,再編造“影視公司業務員”的身份,推薦電影投資項目。

另一邊,詐騙層層遞進。詐騙團伙的幕後老闆在公司設立“傀儡”法人,招聘員工,拿到涉案電影項目的投資份額,打出出品方、聯合出品方的名頭,與“吸粉”團隊合作,虛構投資金額,出售相應份額。

記者查詢得知,通告中提及的4家公司涉及多起被訴詐騙、合同糾紛等案件。

部分電影已經上映,但票房未達到預期。如電影《麥路人》在2020年9月上映。貓眼電影顯示,該片最終累計票房爲1802.7萬元,分賬票房爲1631.2萬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八毫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稱《麥路人》項目製作總成本爲2.2億元。江蘇喬先生以110萬元的價格投資受讓本項目總投資額0.5%的投資財產份額對應的投資收益權,電影上映後,得到42680元票房收益。喬先生認爲其存在欺詐,要求退回“投資”錢款,起訴至法院,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經審理駁回其起訴。

據貓眼專業版不完全統計,涉案的12部電影中,只有4部上映。

一些未上映的電影,因合同前期已經做了“因國家政策、不可抗力等因素不可歸於甲方的原因導致未能通過審覈或不能上映的,協議雙方均不承擔任何責任,甲乙雙方各自承擔相應的風險”的相關約定,投資者要求退款的主張很難得到及時迴應。

該涉案團伙還利用其他套路行騙。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趙旭琳介紹,現實中,犯罪嫌疑人用以斂財的影視公司並不是新成立的,在企業查詢平臺上都能找到,有各種實地辦公的視頻、圖片資料,打錢也是對公賬戶。

網絡上,引誘受害人進行投資的直播間是臨時搭建起來的,幾天後就無法打開,令當事人無法及時保存證據;在股票推薦羣裡,有人包裝成律師、教授等身份,對投資合同故意提出質疑,和所謂指導老師“唱雙簧”,隨後發一些自己在北京拍到的電影現場畫面,再拋出虛假的個人購買合同。

“在一個微信羣裡,真正的受害人往往只有一兩個人,其他都是托兒。”趙旭琳說,爲了不讓受害者生疑,簽訂投資合同後,微信羣、直播間等運營一段時間後,會以“老師生病”等藉口停止,有的直接解散。

有涉案公司甚至在一家律所開通“團購”服務,委託其與想要維權的投資者打官司,即使輸了,公司只退還部分投資金。“事實上,只有很少一部分錢用於購買電影收益權,公司怎麼算都不會虧本。”趙旭琳說。

影視投資行業打“擦邊球”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

“‘8·17’影視投資詐騙案”被害人遍佈全國,且人數衆多,爲有效、準確地指控犯罪嫌疑人,保障被害人合法權益,依法打擊此類犯罪行爲,蘭州警方全面進行審計梳理與電子證據復勘工作,已與2100餘名受害者建立聯繫,並於2022年9月、2024年1月兩次公開徵集線索。

辦案民警分析稱,該案件與其他電信網絡詐騙類似,但以電影作爲實施詐騙的工具,呈現出隱蔽性強、手段狡猾等特點。目前,警方對此進行全鏈條打擊,整治效果在“電影投資圈”已經顯現。

此前,《水門橋》《流浪地球2》等電影對外發布遭遇虛假融資聲明;1月23日,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通過官方微博發聲,稱該片第一齣品方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聲明表示,近期存在不法分子冒充本片出品方、投資方等以電影投資、版權認購、收益轉讓等名義進行非法融資的情況,該公司未授權任何個人、公司、機構以該片名義對外開展任何投融資合作,特此提醒投資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青年導演張韜(化名)表示,此次蘭州警方公開徵集線索,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和社會各方普遍關注,對於營造一個公平、合法、正規的影視投資環境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他看來,目前,電影方面相關立法存在一定滯後性,投資份額的轉包、溢價在業內屢見不鮮。他舉例說,一部電影的製作,有幾十家公司參與,主投的公司算下來一部電影的投資成本3000萬元,但在跟下一家公司談合作時,會把盤子擴大到6000萬元甚至1億元。某公司如果以1000萬元拿到相應投資份額,再給另外的投資者就要溢價,“溢價的部分就是賺到的部分,這成了一個商業潛規則”。

目前影視投資行業中存在的打“擦邊球”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業內人士王海利(化名)指出,當下很多劇都涉及多個出品單位、製作單位、發行方,但大家不會公開“衆籌”,而是以彼此約定的方式,將投資收益份額進行稀釋。比如兩家主出品方,經商議同意第三方公司加入,原則上需要備案,但無法弄清楚第三方投資金額的來源。

王海利建議,要從法律層面加以完善堵塞漏洞,由企業自主決定變成主動實時報備,對於個人的投資行爲,要進行相應約束。

此外,有關部門要加大力度提示短劇投資背後的風險隱患。“當下,短劇的火爆,降低了普通人進入影視行業的門檻,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正向引導。”王海利說。

他同時提議,影視製作方應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主動向社會公開相關製作信息,“影視投資應該讓大家清楚知曉其存在的風險,讓公衆審慎地參與這個行業”。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製電影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現實中,影視投資存在較高的專業壁壘和信息壟斷,普通投資者面對影視項目收益結算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往往容易成爲影視項目收益鏈條終端的風險承擔者和“接盤俠”。

張韜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合規的影視投資流程,一般以公司作爲主體參與投資,該公司需要獲得電影主管部門的批文;個人投資電影,可以成立傳媒類公司,取得電影局影視製作許可證,再以公司法人的資格投資電影,或者跟某傳媒公司簽訂合同、協議,讓傳媒公司來代持資金。投資渠道暢通,但基本上是一個“B to B”(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務模式——記者注)的過程。

“大家不要輕信一個收益特別巨大、投資行爲特別簡單的事情,現實中,這種事情很難成立。”張韜說,現在國產電影的收益和吸引力非常大,但人們看到的都是光鮮的數字和表面。實際上,影視行業是一個比較小衆的圈子,一些具體運作規則,多數人無法掌握。“如果一部影片大家都知道會很賺錢,它的投資份額是不會流出去的。”張韜說。

針對辦案過程中顯現的行業亂象,蘭州警方建議,相關監管、主管單位應加強對電影公司和代理公司等的行業監管,堵住不法分子利用影視投資行騙的漏洞,推進行業自我淨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