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爆火的“帽衫女孩”,我才知道,什麼是富養女兒的天花板
給女孩最好的愛,不是物質上的富養,也不是生活上的寵溺。
而是幫她找到飛翔的翅膀,鼓勵她遠航,找尋自己的岸。
作者 | 番茄媽
最近我上網,被一個3歲小女孩深深吸引了。
起因是她拍了條視頻,只見她帶着滿是困惑的神情,舉起自己的帽衫問道:
“你好,我有一個帽衫,我想上網問問,爲什麼別人的帽衫看起來帽子大大的,漂漂亮亮的。
而我的帽衫這麼小,穿起來像個大耳朵矮人,顯得很忠誠,像謝夫涅?”
很快,這段視頻被一位有才的博主注意到了,他以此爲靈感,創作了一首歡快的兒歌。
隨着這首歌的爆火,大家開始注意到這個“帽衫女孩”牛牛,也紛紛感嘆她驚人的表達能力。
她會形容自己的帽衫:“顯得很忠誠,像謝夫涅”;
也會形容頭上撿來的花:“這是免費的美麗”;
問她爲什麼把自己喜歡的禮物送出去,覺得捨不得又要回來一半?
她說:“別讓不好意思給耽誤了。”
她經常金句頻出:
會說“笑聲有什麼好聽難聽的,笑起來的人永遠都不會難看。”
也會在別人對她做錯事時說“我不需要道歉,我只需要平衡。”
而且,她還是個特別貼心的小棉襖。
媽媽過生日那天,不到3歲的她向媽媽表達了深深的感激:
“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謝謝你可以一直當我媽媽,謝謝你出生之後,一直等着我!”
天真卻又真摯的語言,看得我這個老母親心裡暖暖的。
不得不說,才3歲的牛牛,共情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都超強,完全不像是同齡的孩子。
真是讓人佩服,什麼樣的父母,才能養出這麼優秀、自信,精靈般的小女孩。
後來,我翻看了家人和她相處的視頻,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很尊重她,會平等和她交流。
爸爸會認真跟她講,第一次見到她時的心情和場景;
在她傷心哭泣時,父母會通過溝通讓牛牛冷靜下來,一起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牛爸牛媽平常看着女兒,都是面帶笑意,眼裡有光的。
每當牛牛說出一些神奇的比喻時,她媽媽就會立刻拿起手機,重現這個對話,讓女兒再描述一次。
並且還會及時給予女兒鼓勵、點贊。
看了“帽衫女孩”牛牛,我才終於知道,什麼是富養女孩的天花板。
那就是是父母發自內心的欣賞,並且無限放大她有天賦有靈氣的地方。
“帽衫女孩”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天才小畫家”Dora的故事。
前段時間,MUJI無印良品中國最大旗艦店開業。
開業當天,店內爲一個只有10歲的小朋友Dora舉辦了一場個展,主題是“像孩子一樣感受世界”。
Dora的圖畫日記,被做成很多本巨大的毛氈書佈置在展覽空間內。
Dora的本名叫陳思羽,因爲浪漫、純真、富有想象力的“圖畫日記”,在網絡上擁有大量粉絲。
說起Dora的圖畫日記,契機是她上小學後,組詞造句經常憋不出來,常交白卷。
媽媽便出主意,讓她把平時講的一些有意思的話寫下來,積累素材。
有天清晨,準備刷牙的Dora擠牙膏時,發現那抹牙膏簡直“像海浪一樣”,她立刻跑到媽媽跟前告訴了她這一重大發現。
媽媽一看,真的很像海浪!然後翻出了一個小小的記事本送給她:
“這很有意思啊,你可以把圖形畫下來,以後再回憶起來,就知道海浪長什麼樣子了。”
就這樣,Dora開始了自己的靈光乍現之旅——
“爲什麼眼淚是斜的?因爲那是被風吹的。”
“這個香蕉在做仰臥起坐,可是它半天都沒有做起來。”
“爬牆虎就是左腳踩右腳”。
媽媽將Dora的日記和畫發到社交平臺上後,受到了大量關注。
有網友說,從她的畫裡“看到了畢加索和馬蒂斯的影子”,還有人說,“你的孩子是個詩人。”
很多人羨慕不已,追問媽媽Doris是怎麼養出這樣的“繪畫天才”的?
但Doris說,Dora其實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
她唯一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呵護女兒的想象力,並且努力把女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限延伸。
Dora在兩歲時開始拿起畫筆學着媽媽的樣子塗塗畫畫。
從那之後,Doris就成了女兒創作的頭號擁護者,無論女兒畫什麼她都會說:“厲害!好看!我喜歡!”。
她還會女兒的畫做成周邊,比如浴簾、茶杯、手機殼,女兒表現的很喜歡,她也會有自豪感。
年幼的Dora,雖然看起來乖巧安靜,但腦袋裡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她會發現,喝過的酸奶杯子好像刮過了颱風,杯沿全都“長着颱風後的樹”;
也會發現綠油油的毛豆炒肉裡,藏着一雙小拖鞋;
媽媽把這些靈感都拍照記錄下來,有的還做成了照片牆。
Doris在大學畢業後,她很多年都不再畫畫,但因爲陪着女兒她又重拾畫筆,還帶女兒認識了許多藝術家。
平常只要有空,她會陪女兒去各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看大大小小的藝術展。
如今,Dora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還收到了不少導演的邀約,希望Dora可以畫一些電影海報。
不得不感嘆,在媽媽的陪伴和引導下,Dora的天賦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小小年紀就活成了所有人羨慕的樣子。
馬斯洛有一個著名的需求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爲5個層級。
由此可見,富養女兒也是有層次之分的。
如果是基本的的富養,可能是隻能滿足女孩生存的需求,給她基本的安全感。
再高一些的富養,是滿足了女孩的情感需求,肯定她的內在價值。
而最高層級的富養,則是幫她充分發揮潛能,追求自我實現。
想要給女孩頂級的富養,父母一定要充分發展孩子的天賦,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給她助推:
1. 用欣賞的眼光,發掘她的閃光點
有一個12歲的小女孩,沒學過畫畫,自己喜歡在家瞎琢磨。
她在草稿本上隨手記錄着前排同學的背影,惟妙惟肖,驚豔了很多人。
但是媽媽的反應卻讓人窒息:
“要是把這個心思能花一點到學習上就好了。”
同樣是孩子的亂塗亂畫,Doris的反應卻大爲不同,
Dora3歲那年,嘴裡含着棒棒糖,握着馬克筆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張臉,臉的嘴巴和眼睛卻對着她:
Doris感嘆不已,把這一幕用手機拍下保存下來:“這說明她是反着畫的,這非常驚人。”
她敏銳地感知到,女兒的想象力正在蓬勃發展。
家有女孩,父母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千萬不要扼殺了孩子寶貴的天賦。
2. 用鼓勵不斷滋養她的自信
我特別佩服牛牛的一點是,她由內而外散發着一種自信。
歌曲《帽衫女孩》爆火後,她對創作那首兒歌的博主大方迴應道:
“唱的不錯,以後有機會多合作啊~”
儼然一個小大人模樣,沒有絲毫的扭捏。
這種大方、自信完全來自於平常父母對她的認可和鼓勵。
一項研究發現,父母在與女孩交流時使用的語言越積極、有鼓勵性,女孩的外向性格特質就越強。
家有女孩,一定要給足女孩情緒價值,多多誇讚她、鼓勵她,讓她知道自己很棒。
這種信念會帶給女孩勇氣與自信,坦然接受成長路上的各種挑戰。
3. 用支持與尊重,給予她源源不斷的力量
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我們對女孩常常會說這種話:
但這樣的教育方式,無形中剝奪了女孩們追求自我的權利,讓她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奧運冠軍楊倩小時候就顯露出射擊的天賦,打氣球中娃娃特別準。
楊倩上小學時,碰上射擊教練去學校選拔,她毫無懸念地被選中了。
然而楊倩的成績一直很好,如果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有可能會影響學業。
這時楊倩的父母選擇充分尊重女兒的意願,讓她自己做選擇。
最後楊倩自己做了決定,走射擊這條路。
後來楊倩遇到困難,想要打退堂鼓的時候,也是父母不斷地給她支持和力量。
多給女孩一些理解、尊重和支持,女孩才能勇往直前,毫無顧慮的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4. 用鬆弛感,打造積極樂觀的心態
Doris有一點做得特別好,就是當她發現女兒的天賦之後,並沒有逼她磨練技術,把美術變成孩子的特長。
而是努力接住女兒的靈光乍現,給女兒一個足夠自由的創造空間。
平常她也是那種很“鬆弛”的家長,不內卷,不雞娃。
比起讓Dora在家刷卷子,她更喜歡帶她去看展或者讓Dora做她在家最喜歡做的事——看書。
也因此,Dora一直覺得創作是件特別快樂的事,發自內心的想要堅持下去。
想起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中,女兒文秀夢想當一名作家。
媽媽雖然不懂作家是什麼,但從未阻攔,只是問女兒:“作家好做嗎?能養活自己嗎?”
她從不要求女兒出人頭地,爲自己長臉,而是充分尊重女兒的夢想,讓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父母放下焦慮和功利心,給予女兒充足的自由,她們內心才能更從容淡定,朝着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
自從生了女兒以來,我都一直在想,什麼是給女兒最好的富養。
如今,我終於找到了內心的答案。
那就是,引導她成爲一個內心強大、樂觀勇敢、自信堅強的女性,助她一路找到自己的熱愛,成爲更好的自己。
點個“贊吧”,願我們都能用心灌溉、滋養女兒成長。
也祝我們的女孩都能做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天高海闊,任魚躍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