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臺灣新經濟產業 QIC:10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0%

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圖/寬量國際提供

寬量國際今(23)日舉行2023年第四季全球資本市場展望說明會,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表示,有鑑於過去政府扶植產業的成功案例,看好臺灣新經濟產業將迎來爆發式成長,預估未來10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上看30%。

李鴻基指出,受到房地產風暴影響,近期中國資金淨流出跡象相當明顯,並急於尋求體質佳的成長型標的,今年估值表現出色的臺灣軟體產業將是最大受惠者。

李鴻基表示,過去40年來,臺灣曾經成功的利用臺灣的資本市場,以及政府的資源,成功的栽培半導體跟生技行業這兩大產業,從1999年到2003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市值大概成長46.41%,生技產業自2000年到2011年,市值成長約20.28%。

李鴻基指出,雖然過去一年,全世界新經濟產業可說是經歷了一場「大屠殺」,尤其在歐美的許多公司市值都跌掉了三分之二,但臺灣的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屹立在中位數,以過去臺灣的資源發展,還有臺灣資本市場的資源下,未來十年臺灣新經濟公司的發展,QIC預期成長大概可以高達30%。

李鴻基表示,因應國際機構投資人對軟體產業的高度興趣,10月31日至11月1日於香港舉行的第14屆QIC CEO Week便邀請37家臺灣企業與國際機構投資人進行香港實體與線上會議,並邀請「晶片島上的光芒(Chip Island)」作者林宏文,以及AppWorks的初加速器合夥人詹德弘與AVA天使基金創辦人方俊傑,擔任午宴主講人。

37家與會企業包括:南寶、羣光、臻鼎-KY、穩懋、聯茂、光洋科、長科、鎿創科技-KY創、三陽工業、宣捷幹細胞、保瑞、水星生醫、圓祥、康霈、逸達、智崴、京城銀、王道銀、開發金、走着瞧-創、新光鋼、雲豹能源-創、玩美移動、農林、光隆、橘子等26家臺灣優質上市公司,以及拍拍圈、Just Kitchen、萬里雲、太米、Return Helper、Rybit、Medical & Bio Decision、黑森科技、寶泰生醫、AmazingTalker等11家符合「臺灣起飛(HEADs Up)」條件的潛力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