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基金公司自購釋放對後市樂觀預期

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公募基金的自購規模接近40億元,分佈於74家基金公司中,這釋放出基金公司對於後市的樂觀預期。隨着股指調整逐步到位,未來市場或迎來新的投資機會,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購買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更加值得關注。

又現基金公司自購潮。基金公司出錢,購買自己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產品,所購買的基金既有中證A500指數的ETF基金,也有基金經理掌管的主動型基金,這些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產品,事實上也能爲投資者買入基金提供一定參考。

基金公司自購的原因,或許有部分出於宣傳的目的,但最主要的還是看好後市。畢竟真金白銀買入的基金份額,基金公司也希望能夠做到保值增值。

當前A股震盪盤整,市場對後市走勢存在一定分歧。此時衆多基金公司集體自購,用實際行動說明他們都對股市後市充滿信心。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公司自購選擇的是直接申購,而非定投,更加說明基金公司對於後市的判斷已經是右側交易,他們的判斷是市場底部已經確立。

以史爲鑑,基金公司自購併非新鮮事,而大規模的自購行爲往往出現在市場行情的轉折點。歷史上,基金業有過多次集體自購潮,回看過往,這些自購行爲通常與市場下跌和階段性低位相吻合,顯示出基金公司對市場底部的判斷和對後市的樂觀預期。

從A股市場來看,歷經前期持續上漲之後,近期出現震盪回調走勢,但市場的交投熱情依舊,交易行情顯示,滬深兩市成交額已經連續第12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在資本市場裡,成交量爲王。成交量持續在1萬億元之上,市場各題材概念股輪番上漲,說明在市場的多空博弈中多頭依舊佔據有利位置。

基於此,投資者此時也可以考慮更爲積極的投資態度。如果投資者選擇主動型基金進行投資,可以重點關注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畢竟基金公司自購的品種,安全係數理論上會更高。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考慮,自購行爲本身容易受到市場關注,有一定的廣告效應,因此,在自購品種的選擇上會更爲謹慎。畢竟如果高調自購的基金產品後續收益率大幅不及預期,會嚴重損害基金公司的市場形象。

儘管基金自購行爲釋放了積極的市場信號,但這並不意味着自購的基金就一定能賺錢。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收益率會大不相同,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策時,還是應該結合自購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加以判斷,雖然過往的業績不能完全代表未來的業績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

北京商報評論員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