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民間縣史館 東臺灣研究會30週年擁8千冊藏書

東臺灣研究會17、18日舉辦30週年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蔡旻妤攝)

東臺灣研究會17、18日舉辦30週年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蔡旻妤攝)

臺東縣唯一研究東臺灣的文史團體東臺灣研究會屆滿30週年,日前舉辦回顧論壇,除了介紹東臺會發展,亦展出歷年叢刊及照片、出版品等。東臺會總共典藏相關文史8000多冊資料書籍,齊全程度堪比縣史館,未來盼成爲民間與政府溝通橋樑。

東臺灣研究會17、18日舉辦30週年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蔡旻妤攝)

由臺東師範學院已故教授夏黎明發起的東臺灣研究會邁入30週年,「我們.在花東說話」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17日包括專題講座、討論區域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討論東臺灣在地研究歷程地方發展、公民參與等,18日辦理東臺灣叢刊走讀活動。

現任董事長、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葉淑綾表示,東臺會歷經草創、倡議、高原期到現今的轉型期,走過30年很不容易,少見的以民間單位扮演嫁接學術研究、協力地方社羣發展的角色,透過論壇讓大家重新討論,思考如何在未來走得更有自信,持續走向下個10年。

執行長林慧珍說明,東臺會至今典藏約8000多冊資料、書籍,主要關心臺東、花蓮各面向議題,30年與地方工作者共同討論形成論述,累積許多研究與書寫,搭建公私部門的對話平臺,必要時給予政府政策建議,這些都是東臺會存在的必要價值。

80年代資訊不發達,時任臺東師院社教系主任的夏黎明想要研究臺東,卻因資料貧乏困難重重。妻子許淑玲說,早年臺東研究資源不足,夏黎明奔波蒐集大量資料,最初陳列在地理教師研究室,讓同好取閱,是東臺灣研究會的雛形。

1994年東臺灣研究會正式掛牌成立,夏黎明自費買下臺東市豐榮路房屋作爲辦公室,讓東臺會終於有了「家」,在地紮根茁壯,許淑玲說,「早期到東部研究的學者,若沒有適當空間可住,豐榮路259號樓上可供無償居住,如今這方面需求已經不多,但這裡許多館藏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