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道路工程設計 全臺遍地開花

特殊道路工程設計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地方社會中心

北市在師大商圈畫設波浪狀標線型人行道希望車輛減速,南市則計劃將火車站前圓環改爲雙向U字型設計,但民衆有不少疑慮。臺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認爲,若推動的道路工程確實能改善道安,建議能做就儘量做。

北市交通局今年八月在師大商圈的龍泉街施作波浪狀標線型人行道及瀝青彩色壓花鋪面,壓花是提醒駕駛減速,但記者日前實際觀察,許多車輛仍習慣性地筆直加速行駛,不僅沒跟隨波浪狀標線減速,輪胎反而壓在人行道上。

常陪小孩行經該處的黃小姐表示,看不太懂也不理解設計的原理,但若行人有更多空間當然是好事;曾就讀師大研究所的林先生表示,與其讓用路人猜特殊道路工程用途,不如設置較安全的實體人行道。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鄰近臺灣大學的北市大安區大學裡,自二○二二年八月起,近一年內發生八十六件事故,去年十月試辦「交通友善區」計劃,透過彎曲道路、組裝式減速丘、楔形標線,執行車速管理,截至今年六月底交通事故率下降近兩成三、車輛降速比率最高達百分之廿六點五二,行人空間也增加,由於民衆步行時覺得更友善、安全,因此有十個裡有意跟進,其中龍泉裡就跟進規畫,盼透過道路改造提升安全。

謝銘鴻說,住戶、駕駛對新的標線一定不習慣,但只要拿出成效數據溝通、說服,民衆就會慢慢習慣,被戲稱爲「畢卡索標線」的天母路口改造計劃確實減少路口碰撞數就是最佳案例。

臺灣近年出現新穎道路工程設計,正反意見交織,粉絲專頁「都市運輸觀點」版主林輿先直言,「會罵就代表達到效果。」

他解釋,許多駕駛追求方便,當然希望進入巷弄不需降速,政府設計「以人爲本」道路工程時也要宣導工程公益性、必要性,更要深入鄰里宣傳,提醒用路人留意也讓民衆瞭解及改變。

臺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則以民間團體於二○一九年起推廣左轉附加車道爲例,當時許多縣市不願畫設,經教育、推廣加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鼓勵設置、納入規範纔開枝散葉;政府可頒佈民間形成共識的設計標準,製成可行範本,透過溝通讓民衆慢慢接受。不過,工程設計不能過於「單一導向」,例如在地廣人稀鄉下的道路蓋寬廣的人行道自然不合用,應設計不同的範本,供民衆選用纔不會衍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