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上的跑酷小子帶來了哪些藝術彩蛋?

◎王建南

在巴黎舉行奧運會,盧浮宮裡那些舉世聞名的藝術品怎能不提到?怎奈開幕式上安排展示的內容過於豐富,即使像盧浮宮這樣的寶藏級博物館,在時長四個多小時的直播中也只能給個驚鴻一瞥。但這一瞥之中,大有學問。

蒙面人與下水道

托馬斯·喬利被法國國家奧林匹克和體育委員會聘請擔綱開幕式這出大戲的藝術總監。在這位42歲的法國戲劇演員、導演身上,搏動着古典與現代的雙重脈搏。

果然,開幕式剛一開頭,喬利便製造了一個懸念:曾經率領法國足球隊首奪世界盃冠軍的球星齊達內,從法蘭西體育中心接到火炬後碰上了堵車,爲了不耽誤時間,他轉入了巴黎的地下鐵,卻因地鐵停電只好把火炬遞給了站臺上的三個孩子。正當孩子們在下水道中手足無措時,一位神秘的蒙面人劃小舟接走了三個孩子,也接過了火炬傳遞的任務。

迷宮一般的巴黎下水道場景分明是在致敬好幾部經典的文學和電影作品。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揹着身負重傷的貴族青年馬裡尤斯穿行在漆黑的巴黎下水道中;1966年由傑拉爾·烏里執導的法國喜劇片《虎口脫險》中,二戰期間巴黎反法西斯抵抗組織的成員划着小船將英國飛行員通過下水道送往安全地區。

隨後,蒙面人和孩子們棄舟登岸,蒙面人悄無聲息地躥上了高大建築物的屋頂,輾轉騰挪,一路狂奔。他身着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軍服,內套白色絲狀斗篷,整體形象酷似火遍全球的動作冒險類遊戲《刺客信條:大革命》版本中的主角亞諾-多裡安。

這個人物是喬利最爲重要的設計之一。在整場開幕式中,導演安排了雙線敘事:一路是塞納河上運動員乘遊艇行進,搭配上沿岸的各類演藝節目,與這條明線呼應的另一條暗線,就是在屋頂上疾行的蒙面人帶出的故事。

會徽與吉祥物現身

蒙面人是一位專業跑酷選手,他以輕盈的身手掠過一座正在搭建腳手架的“龐然大物”,巴黎聖母院到了。工匠們各司其職,叮叮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不知不覺間匯合成了有節奏的節拍聲。鏡頭順勢切換到巴黎市政廳牆外,兩排現代舞者踩踏着腳下的積水,水花飛濺。

蒙面人無心觀賞,繼續前行,“誤入”了一幢混雜着高亢音樂聲與歌聲的巨大建築物中,原來是沙特萊劇院在排練雨果的《悲慘世界》。舞臺上的場景模擬了19世紀“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羅瓦爲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油畫《自由引導人民》。

這幅畫中的核心人物位於最上方,那位戴着弗裡吉亞無邊便帽的年輕女性象徵着自由女神——引導巴黎人民奮勇向前的瑪麗安娜。這個形象被巧妙地設計成了本屆奧運會的會徽,那頂小紅帽則成了可愛的吉祥物“弗裡吉”。

盧浮宮奇妙夜

蒙面人從歌劇院的窗戶躍出,沒走幾步,再次闖入一幢更大的建築物中。他從高處一躍而下,藉着火炬的光亮四下打量,才發現到了盧浮宮。他快步繞過兩座不同姿勢的狩獵女神雕像,急於找到出口。接下來出現了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二——《米洛斯的維納斯》和《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古希臘美之女神維納斯原名阿弗洛狄忒,維納斯是羅馬帝國時代爲她取的拉丁文名字。1820年,這件雙臂殘破的雕像在希臘的米洛島被發現,出土時已斷成若干殘塊,經過精心拼接才得以復原大部分,只有兩隻手臂永久缺失。儘管如此,她依然成爲西方人心目中美的永恆化身。

法國當代藝術家以“斷臂維納斯”爲靈感和基礎創作了奧運主題裝置作品,一組六件雕塑在法國國民議會大廈前集體亮相。“長”出手臂的彩色“維納斯們”分別以網球、籃球、衝浪、拳擊、標槍和射箭等運動姿態呈現。

勝利女神像連同下面船形臺座高達3.28米,1863年出土於愛琴海西北邊的小島薩莫色雷斯。這件作品一直陳列在盧浮宮南廊入口的大樓梯上,觀衆沿臺階向上時可以從不同的高度欣賞雙翅展開的飛揚之美。

儘管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都殘缺了,卻絲毫不影響人們從中感受到永恆的美感與昂揚的精神,這也正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顧拜旦當年的初衷。

蒙面人拾階而上,經過勝利女神像,轉入另一個展廳。他手中的火炬照亮了牆上的兩幅油畫,均爲法國畫家喬治·德·拉·圖爾創作,分別爲《懺悔的抹大拉》和《聖伊雷娜救治聖塞巴斯蒂安》。

拉·圖爾繼承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畫家卡拉瓦喬的“明暗對比法”,擅長在幽微的光亮中刻畫深邃的場景和人物的細膩表情。

細心的觀衆會發現,當蒙面人舉着火炬從兩幅畫前走過時,畫中的燭光也猛然熾熱地燃燒了一下。

隨後出現的畫作令蒙面人大吃一驚,畫中人物都跑光了。其中一件是大衛於1793年創作的《馬拉之死》;另一件是由籍裡柯繪製的《美杜莎之筏》,刻畫了1816年法國海軍巡洋艦“美杜莎號”沉沒後,倖存者在木筏上拼命呼救的戲劇性場面。

從畫上跑出來的人都去哪裡了?原來他們紛紛擠到展廳窗前,好奇地觀看塞納河上各國運動員們的巡遊。

然而,有一幅最爲知名的畫整個不見了,安放它的保護框已被打破。這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這一戲劇性的安排再現了一段曠世傑作曾經的遭遇。

歷史資料顯示,1911年8月22日,《蒙娜麗莎》在盧浮宮被盜,此後石沉大海,直到兩年後,此畫才浮出水面。巴黎警方調查了很多人,連當年30歲的畢加索都成爲嫌疑人。結果,盜賊就是盧浮宮一個叫文森佐·佩魯賈的臨時工,他利用安裝外框的機會將畫偷走,並帶回了意大利。1913年11月,佛羅倫薩一個古董商收到一封信,寫信人聲稱自己是意大利人,不忍達·芬奇名作落入法國之手,受愛國心驅使,盜走了這件意大利國寶,現在他決定奉獻給祖國,條件是支付他5萬里拉。古董商與警方配合抓獲了佩魯賈,《蒙娜麗莎》則收歸意大利國有。經國會的激烈討論,意大利人決定將《蒙娜麗莎》送還給盧浮宮。

不過,總導演喬利另安排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他搬出了人見人愛的小黃人來“承擔”這個盜畫的罪責。全世界的觀衆在開幕式中看到了《神偷奶爸》系列中許多典型的搞笑場面。這些可愛的小黃人藏在一艘行駛在塞納河底的潛艇中。這個設計肯定瞞不過喜愛法國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作品的讀者。這不是在向他的名作《海底兩萬裡》致敬嗎?因爲潛水艇漏水,這件傑作終於浮出水面,在塞納河上“重見天日”。

人們在巴黎街頭安置的大屏幕上看到此處,不由得會心一笑。此時,蒙娜麗莎的微笑與參加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歡樂人羣相映成趣。這也許就是法國人編導這一齣戲的初衷吧。

本組圖片爲央視頻直播重播畫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