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影響二峰圳護岸損壞 建造者後代心繫現況特現勘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但族人觀察,二峰圳下游側向溢流堰,自從凱米颱風過後,每到大雨,水都變得混濁。記者劉星君/攝影

百年前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在屏縣來義鄉打造二峰圳,保留伏流水工法,爲屏東留下豐沛水資源,被列爲文化資產。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陪同到二峰圳現勘。水利處表示,爭取修復工程經費,預估年底前動工。

二峰圳被譽爲臺灣百年來的重要水利工程,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長年研究二峰圳,也被譽爲「治水先生」,今年7月凱米颱風過後,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損壞,丁澈士與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保持聯繫,也將凱米颱風過後,受損照片影片拍給鳥居徹看。

鳥居徹心繫二峰圳現況,趁着9月下旬來臺參加活動後,今在丁澈士陪同下特別到二峰圳現勘,也到二峰圳的側向溢流堰瞭解現況。鳥居徹說,看到復原情況,比較安心,回去給跟家族描述。

丁澈士說,7月下旬凱米颱風來襲,二峰圳河道沖毀,緊急請水利處來放消坡塊,不要衝擊到右岸旁二峰圳第二淨水塔,2009年八八風災該處幾乎被沖毀,第二淨水塔旁幾乎裸露,2017年做保護修復,「面對天災、氣候變遷,對保護古蹟、歷史建物是非常大的考驗」。

二峰圳下游側向溢流堰,近年成爲夏日消暑聖地,但部落族人觀察,凱米颱風過後,只要遇到大雨,以往清澈水質都變混濁,要經幾天後纔會恢復清澈,跟以往情況不同。

丁澈士說,從結構、河道問題探討,但現在水位仍高,要等枯水期,集水廊道水位較低時,再進去看,是哪裡發生狀況。現在先用地球物理方式,探測下面石頭粒徑分佈情況,釐清是因爲河牀含泥量會不會從隙縫中跑進去,造成後面集水廊道側向溢流堰的水質變化,或水位高低也影響到廊道水質,這都要探討。

丁澈士也提到,水變濁,可能是河川工學變動河牀,是否影響粒徑,或外圍過濾系統是否產生問題,從源頭改善,找出對策。

屏東縣府水利處長江國豐說,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損壞,臨時搶修,做土堤回填,放水泥消坡塊,搶通農路,後續爭取復健工程,修復長度250公尺,跟中央爭取經費中,經費1970萬元,預計年底前動工,希望能在明年汛期前修復完工。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建造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左)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右)陪同到二峰圳現勘。記者劉星君/攝影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建造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陪同到二峰圳現勘,鳥居徹進入第二淨水塔瞭解情況。記者劉星君/攝影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建造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左)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右)陪同到二峰圳現勘,受損護岸,縣府水利處先架設消坡塊。記者劉星君/攝影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建造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右)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左)陪同到二峰圳現勘,後方爲第二淨水塔。記者劉星君/攝影

今年7月凱米颱風,二峰圳上游右岸護岸受損,建造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右)今在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左)陪同到二峰圳現勘,來到二峰圳側向溢流堰。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