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日不落報」瘂弦繼林海音後 樹立聯副鼎盛年代

知名詩人瘂弦11日上午在溫哥華辭世,他曾領導聯合報副刊21年,開創繼林海音後聯副的鼎盛年代。本報資料照片

相比於瘂弦寫詩13年,他擔任更久的位置是主編,曾領導聯合報副刊21年,開創繼林海音後聯副的鼎盛年代。當年在瘂弦率領的聯副工作的詩人陳義芝說,瘂弦開創力極強,讓副刊影響力擴充,更因聯合報系當時在多國都有報紙,副刊一篇文可轉載各報,成了「日不落報」,瘂弦對此也很得意。

陳義芝說,瘂弦當年在副刊首創許多新嘗試,例如「第三類接觸」,把不同領域的人找來對話,好讓社會交流溝通更和諧,讓副刊主題不再只限文學。他更進一步做議題,例如海洋生態會議等,讓文學外的重要議題都能呈現。

在文學領域,陳義芝說,瘂弦也放寬視野,打開原本主要刊登臺灣作品的副刊範圍,把世界文壇都當做一盤棋,跨越文學時空。空間方面,瘂弦引進海外華文創作者;在大陸作品可以進來後,也積極引進大陸優秀創作。時間方面,瘂弦也鼓舞許多日本時期老作家重新提筆創作,這都是瘂弦重要貢獻。

陳義芝表示,瘂弦還把新聞的敏感度帶進副刊,創造「傳真文學」,希望文學即時反映新聞事件。例如有在日本時期被抓去南洋蔘戰的老兵回臺,或老師爲保護學生遭虎頭蜂螫死,瘂弦都要陳義芝寫詩,表現文學與社會現實的結合。

「這些努力,都擴大了讀者的眼界,擴大知識的層面。」陳義芝說,他後來接任主編後,辦了很多學術研討會,就是承接瘂弦給他的啓發,讓文學進入學院,透過學術化擴大影響力與傳播力。

瘂弦領導下的聯副,與高信疆主編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當年勢均力敵,一直是文壇佳話,陳義芝笑說,瘂弦曾辦副刊學術研討會,他寫的論文副標就是「王高爭霸戰」(瘂弦本名王慶麟)。他慶幸進聯副時,正是副刊鼎盛年代,「一般會說把位置做小,但瘂弦是把位置做大」,且因聯合報系當時在歐、美、加拿大、泰國都有報紙,瘂弦曾得意說,太陽哪裡升起,副刊的文章就在哪裡出現。

也曾在瘂弦聯副時代任職的作家蘇偉貞則說,瘂弦曾告訴她自己很羨慕林海音,因爲林海音提拔了很多英才如黃春明、林懷民等,他認爲這就是擔任主編應做的「事工」。

蘇偉貞說,瘂弦因爲深感提拔新人重要性,曾創「小說新人月」,讓通常登名家作品的聯副,也能有新人作品展現,包括她和陳克華等人。蘇偉貞認爲,這都是瘂弦想像林海音一樣提拔新人的藍本,而瘂弦追求的這種「事工」,她認爲比起一般談對作家的照顧層次更高,「這是他的追求」。

「瘂弦做一個詩人是好詩人,做一個編輯是好編輯,做一個朋友是好朋友。」資深出版人隱地說,瘂弦寫詩時可說是臺上的演員,但退去幕後後,就成了極佳的製作人,只要發現哪裡有好的寫作者,就會主動聯絡,不斷邀稿,甚至請去報社工作。「他詩寫得好,也能欣賞別的好詩人,還能培植別人。」

瘂弦當年也是被慧眼挖角來當聯副主編。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曾指出,他擔任聯合報總編時,在1975年設立副刊組,希望找夠資格的主持人好壓住陣腳,想到瘂弦。

然而瘂弦當時因要赴愛荷華寫作班2年進修,不得不推辭,張作錦向瘂弦說可以等2年。2年後,雖然有其他新聞單位以更佳待遇找瘂弦,但瘂弦實踐了諾言,從此開創聯副黃金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