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放棄擊毀美太平洋艦隊?

01

日本偷襲珍珠港,本可一舉殲滅美艦隊,爲何放棄致命一擊?

2002年3月24日的美國杜比劇院人聲鼎沸,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此舉行,當晚最大的懸念莫過於各大獎項花落誰家。

最終,影片《珍珠港》斬獲最佳音效剪輯獎,在其他獎項也獲得多個提名。影片正是以1941年7月的真實歷史事件爲背景的。

事實上,真實的戰鬥場面遠比電影中所描繪的慘烈得多。

日軍悄無聲息地對駐紮在太平洋珍珠港的美軍展開突然襲擊,造成了美軍飛機艦艇巨大損失和重大人員傷亡。

然而就在即將大獲全勝之際,日軍指揮官南雲忠一卻選擇見好就收,美國人因此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戰局隨之變化,勝利的天平向同盟國傾斜,二戰局勢由此轉折。

日本人爲什麼不乘勝追擊?史學家竟然將一箇中國人看作事件的罪魁禍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妄圖稱霸世界,基於兩國的國土面積和軍需供給,日本只能採用速戰速決的方式。

但是,他們嚴重低估了我國軍民英勇抗戰,誓死保衛國土的決心。戰場正面被打死打傷的日軍就超過了60萬,這是日本人始料未及的,物資供給方面更是捉襟見肘。

到了1941年,他們的困境達到了頂峰。擺在日本人眼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偃旗息鼓停戰回家,要麼想盡辦法攝取更多的資源。

此時,瘋狂的軍國主義思想佔了主導地位,日本人決定繼續維持戰爭。如此一來,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石油和橡膠供給。

他們根本沒法在中國獲取這些資源。當時我國的石油開採工業還沒有發展起來,唯一存在的只有玉門油田,遠在位於西北的甘肅省。而橡膠是熱帶植物,只在西南邊陲雲南出產。

雖然當時日本侵佔了我國約三分之一的疆土,但是他們的勢力範圍還沒有能力覆蓋我國廣袤的西部地區。況且,即便控制了油田和橡膠種植基地,開採技術和運輸也是一大困難。

採取空運的方式成本太高,如果用鐵路或者公路運輸,我國當時的交通條件十分有限,還會不時遭到游擊隊的頻繁騷擾和破壞。

日軍無法分兵去保障延綿幾千裡的運輸線。日本人急需的鋼鐵和煤炭資源,情況也大致如此。

爲了保持戰鬥力,日本不得不向美國尋求進口,不但買入了大量的石油和鋼鐵,就連一些軍需物資也只能從美國經銷商的手中取得,從而導致鉅額資金流向美國。

美國人自然樂享其成坐收漁翁之利,日本經濟卻因此遭受重大危機。

而且,如此不平等的貿易等同於讓美國死死卡住了自己的脖子,從美國進口資源絕非長久之計。有鑑於此,日本國內要求日軍掠奪資源的呼聲日益高漲。

蘇聯西伯利亞豐富的自然資源對他們來說極有吸引力,佔領了那裡就等於獲得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因此日本人打算冒險“北上”。

1939年5月起,蘇日兩軍進行了4個多月的激烈交戰,雙方動用了先進軍事裝備和數十萬精銳部隊。

戰鬥結果以日本失敗而告終,不但沒有拿到想要的東西,反而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在北方討不到便宜,日本人轉而又打起了“南下”的主意,開始集結兵力向東南亞的擴張,此舉更是十分不妥。

東南亞絕非軍事和權力真空地帶,美英荷等國家在那裡都有自己的殖民地,日軍的計劃惹惱了一衆強國。

日本人竟然不顧美國的勸阻,趁着法國投降的契機,於1940年出兵越南,直接讓美國人利益受損。

美國總統惱羞成怒,美日關係就此惡化。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不斷有人給羅斯福先生施壓,其他國家也對羅斯福抱有相同觀點,認爲他目前所採取的政策對日本太過縱容。

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迫使羅斯福下定決心暫停對日本的石油出口,同時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

打蛇打七寸,此舉完全摸到了日本的命門,日本經濟進一步滑向深淵。

日本指揮官山本五十六惱羞成怒,獲得日本政府的授意後,他開始秘密訓練空軍海軍,以提升他們的聯合作戰能力。

山本五十六早就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無際的太平洋,投向了由重兵把守的夏威夷珍珠港,他的目標何其遠大,一定要和世界頭號軍事強國一較高下。

02

日本偷襲珍珠港,本可一舉殲滅美艦隊,竟然放棄致命一擊。

珍珠港位於北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北望阿拉斯加、東臨美國西海岸,到東南亞也十分方便。

珍珠港不僅是美國海軍最大的補給站,更是美國掌控太平洋的重要據點,那麼,日軍爲何沒有趕盡殺絕呢?

12月7日凌晨,天色朦朧晨霧瀰漫,根據山本五十六制定的作戰方針,日軍的6艘航母關閉了無線電信號,悄悄地靠近目的地。突然間,所有183架戰鬥機同時起飛,噴出了火舌。

“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美國軍官焦急的呼喊聲,覆蓋了整個珍珠島。

當天正是星期天,雷達設備突然警報大作,美國大兵從睡夢中被驚醒,完全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瞬間亂作一團。

等到他們反應過來已經爲時已晚,大量人員和軍事設備在日軍的第一次突襲下灰飛煙滅。

其中美軍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部彈藥庫中彈爆炸,在短短9分鐘內沉沒,僅有20%的美軍士兵順利逃生,其餘的全部陣亡。

美國人並非沒有援軍,位於美國本土的偵察設備觀測到了夏威夷上空的異常,因此派遣B-17轟炸機和偵察機同時來到珍珠港助戰。但飛行員們在迷霧中難辨方向,沒有幫上什麼忙。

“虎,虎,虎。”這是日軍得手的信號,指揮官南雲忠一一陣欣喜。隨即一聲令下,第二波強力襲擊隨着而來,日本人調遣168架飛機再度出擊。

雖然美國人集結殘餘力量倉皇上陣,但是準備不足的他們只好再次一次束手被擒。

整個戰鬥中,日本方面僅僅付出了29架轟炸機、5架微型潛艇和50多名士兵的代價。

反觀美國,他們的損失就嚴重得多。一大半的戰鬥機在襲擊中墜毀,另外的100多架不同程度受損。

美國人失去了島上所有的美軍軍用機場,各類巡航艦、驅逐艦、潛水艇的損失同樣慘重。另外襲擊還造成24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

就在美軍瀕臨全軍覆沒之時,戰局卻出人意料地迎來了轉機。

南雲忠一竟然決定不進行第三輪攻擊,反而下令鳴金收兵,這讓空襲總指揮淵田美津雄大爲不滿,他認爲日軍至少還有組織3次襲擊的作戰能力。

事後,山本五十六聽到這個消息也暴跳如雷,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兩千年前,楚霸王項羽輕易放棄了多次誅殺漢王劉邦的機會,到頭來被困垓下,落了個妃子離散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

兩千年後,日軍指揮官南雲忠一絲毫沒有吸取歷史教訓,竟然再度上演了“放虎歸山”的戲碼。

美國人應該感到無比慶幸,因爲日本撤軍,他們的重型巡洋艦得以保存,艦艇維修工廠也沒有遭到實質性破壞。

最值得一說的是:美軍儲存的450萬噸原油安然無恙。在戰爭時期,原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失去了它飛機艦船等同於廢銅爛鐵。

倘若日本空軍果真轟炸原油庫,不但美軍在數個月內都無法阻織反撲,爆炸所引發的火災也將是史無前例的,美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美軍基地被熊熊燃燒起來的大火所吞噬。

不單從1908年建造起來的珍珠港將在一夜之間毀於一旦,就連夏威夷島上的大部分美軍都會葬身火海。

03

日本偷襲珍珠港,本可一舉殲滅美艦隊,卻並沒有這樣做。

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羅斯福總統在國會講話正式向日本宣戰,兩個國家終於成爲名副其實的敵對國。

同時他將1941年12月7日定義爲“國恥日”,激勵美軍戰士知恥而後勇,打一個翻身仗。

納粹德國和意大利隨即宣佈,他們和美國之間處於戰爭狀態,日本早已註定失敗,爲何不殊死一搏呢?

美國親自下場的舉動,無疑激勵了同盟國的其他成員。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異常,籠罩在全世界多年的二戰陰霾終於有希望散去,世界人民重見曙光。

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備受鼓舞,加緊對納粹德國的軍事反擊。毫無疑問,偷襲珍珠港事件,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乃至二戰的轉折點。

歷史造就了人,人也改變了歷史,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查理·畢爾教授在他的著作《羅斯福總統和大戰序幕》中,竟然破天荒地認爲:美日之戰原本是打不起來的,恰恰因爲一箇中國人的存在,才導致了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發生。

這樣的論斷實在讓人大跌眼鏡,著作一經出版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左右歷史進程”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適,1938年起他受國民政府的委派,擔任駐美大使。

胡適的公關能力毋庸置疑,許多美國參議院都和胡適過從甚密,他所發表的對日本不利的觀點確實影響了一批美國人。

正是由於他的存在,日本政府惶恐不安。爲了平衡他的作用,日本政府特地遴選了兩個辯論家和一個文學家派駐美國進行反向宣傳,使團隊的豪華程度前所未有。

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繼續讓美國置身事外,日本政府不惜以源源不斷的軍火訂單爲籌碼,希望和美國簽訂中立條約,並且已經準備好了書面材料,就等美國人簽字了。

胡適得知此消息後大驚失色,如果條約真的簽署,無異於向法西斯主義送上一份大禮,大戰結束之日遙遙無期,各國百姓永無寧日。

胡適當機立斷,立刻聯絡了英國等各國駐美大使,共同起草了反對文書,向美國政府施壓。

同時他還聯繫了相熟的媒體記者發表文章,在肯定美國實力的前提下,從道義上敦促美國政府立即停止對日本的物資供應,希望他們早日加入同盟國陣營。

胡適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就在偷襲發生的前一天,羅斯福總統親自給他致電:“蔣總統大可放心,美國絕對不會和日本簽訂中立條款,必要時會選擇直接參戰。”

羅斯福總統的表態,給胡適吃了一顆定心丸。事實上美國人恪守了他們的承諾。

按照查理·畢爾教授的觀點,正是因爲胡適的出現,粉碎了美日互不侵犯協議,才逼迫日本人狗急跳牆,直接導致了偷襲珍珠港事件的反生。

那麼,胡適到底算不算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客觀地講,胡適在整個事態發展中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罪魁禍首言過其實。

事實上,查理·畢爾教授想要洗刷美國在前期的消極態度,試圖把美國政府包裝成無辜的受害者,才故意在書裡這麼說的。

各國的每一步行動,都是在經過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通盤考慮後才採取的,也是各國互相的博弈結果,並不會被哪個個人輕易左右。

況且,日本覬覦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已久,中立條約只是他們麻痹美國人的緩兵之計,美日大戰無法避免。

後續事態發展無需贅述:正因爲450萬噸原油未受損害,美國人憑藉着堅船利炮取得節節勝利,又在1945年投下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曠日持久的二戰就此結束,美國成爲當之無愧的最大受益國。

珍珠港事件的日軍頭領下場慘淡。在1943年的“斬首行動”中,山本五十六乘坐的戰機遭遇美軍伏擊,當場喪命。

由於怕落入美國人之手,也沒有勇氣面對軍事法庭的質詢,南雲忠一在自己的寓所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