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基改黃豆 臺南明年定量抽驗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中心明年啓動「黃豆基改定量」檢驗,圖爲檢驗人員進行基改食品基因檢測。(臺南市衛生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坊間常見豆製品標示「非基因改造黃豆」,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歷年來查覈發現,標示非基改黃豆產品仍偶有摻雜基改黃豆,民衆從產品標示根本難以判斷,防不勝防,衛生局檢驗中心明年將啓動「黃豆基改定量」檢驗,查覈生產製造端、市場端的豆製品,幫消費者把關。

目前全臺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基改黃豆進行定性、定量檢驗,臺南市則是唯一執行基改黃豆定性、定量檢驗的地方政府。

衛生局檢驗中心主任朱巧君指出,豆製品原料中若基改黃豆比例超過3%,就必須標示爲「基改黃豆」,但過去抽驗卻也曾發現,坊間豆製品不乏出現不當添加品系。檢驗中心統計,今年1到11月共抽驗56件,其中1件即檢出4種品系,但因比例相當低,研判並非刻意添加。

朱巧君說,以往執行黃豆定性檢驗只能知道「檢出」,即確實有不當添加,但無法定量,無法掌握是否符合法規標準,若查出添加量超標,就會送中央做定量檢驗。

由於基改黃豆定量技術難度高,且定量需有標準曲線、穩定度要高、取樣要夠多等,對地方政府檢驗量能是一大考驗。

衛生局長許以霖指出,臺南率各縣市政府之先,針對非基改豆製品有無基改黃豆成分,從明年起加強抽驗,1次檢驗流程約需花1周的時間。

朱巧君認爲,明年起執行例行性抽驗豆製品時,如檢出有基改黃豆成分,接着就會進入定量檢驗,查覈業者有無明確標示成分,從源頭把關。如經查獲產品未依規定明確標示「基因改造」等字樣,可依食安法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如標示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等,可處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