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重鎮模式口歷史溯源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部,作爲北京市公佈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2023年入選北京市旅遊休閒街區,街區不僅歷史積澱深厚,而且文物古蹟衆多,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璀璨明珠。

一、模式口簡介

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北倚蟠龍山、翠微山,西臨永定河,總面積達兩平方公里,距離市中心18公里,街區文化特色濃厚,歷史源遠流長,1997年,考古學家在模式口西側黃土斷崖中發掘出一些碎陶片以及保存完好的古陶罐,陶片大多爲夾砂紅陶和少許灰陶,陶罐的土裡有炭化的穀物顆粒,專家鑑定爲商周時期古人類遺蹟。可以推斷模式口地區在先秦時期就有人類定居繁衍。戰國時期,燕國都城的“寧臺”在石景山地區,在侯仁之先生主編的《北京歷史地圖集》中,“寧臺”被標註在現石景山區模式口附近。

戰國時期燕國北京地區的人口密度

(圖片來源:北京歷史地圖集——人文社會卷)

模式口這個地名正式見諸文字記載已有將近600年曆史。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出版的《北京五城坊巷衚衕集》已將此村同北京通往河北東部、山西及塞外的京西古商道連在了一起。到了清朝,這裡已經成爲京西重鎮,《光緒順天府志·地理志》雲:“西北三十五里磨石口鎮,千總駐焉。”古時的模式口村是京西古商道上的重要隘口,明清之際,模式口村有高大的圍牆環繞,曾經駐兵設防。大街東西兩段和中間有四座門樓爲通行門洞,上爲譙樓,有軍士把守,入夜譙樓落鎖,目前大街兩側還殘留着過街樓石砌牆基和守門的石獅子。現今共有14處不可移動文物分佈在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其中,有國家級文保單位兩處:法海寺與承恩寺;市級文保單位兩處:第四紀冰川擦痕與田義墓;區級文保單位三處:龍泉寺、模式口76號院、四柏一孔橋;普登級文物保護單位七處:過街樓、老爺廟、龍王廟、永濟寺、模式口水電站、史履晉別墅、李童墓。模式口以其獨特地理位置,豐富的人文景觀,深厚的文化底蘊,受到世人關注,成爲北京市古老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

20世紀初模式口的過街樓

(圖片來源:網絡)

模式口後山上盛產質地精良、聞名遐邇的磨刀石,據說從宋代這裡就開始採石,村子的後山上至今還留存着大片古代石塘的遺蹟。古時在遍地黃土的華北平原,一塊十幾斤的磨刀石可換回同等重量的大棗、玉米,甚至小麥。在壩上草原,一塊磨刀石便可抵一張好羊皮。直到解放後,這裡出產的磨刀石還暢銷全國各地。磨石口的磨刀石有兩種,一種黑色,一種黃色。黑色的爲油母頁岩,油母頁岩也稱爲煤矸石,質地細膩,宜磨小型刀刃。黃色的爲黏土砂岩,質地粗糙,宜磨大型刀刃。

磨刀石

(圖片來源:網絡)

磨刀石是磨石口人的衣食父母,是賴以生計的天賜寶物。優質磨刀石加上險峻的古隘口,便有了“磨石口”這個村名。同時,在模式口還流傳着一段家喻戶曉的傳說:很久以前,模式口村一片荒涼,村民生活很苦,有一天來了個賣墨的陌生人,吆喝着“墨墨好使”。村裡孩子沒人讀書,不需要墨,他卻一直這樣吆喝。時間久了,村裡的孩子們也都跟着他吆喝。過了十幾天,賣墨的先生不來了。有一天,村裡有個大嫂,要去收麥子,但鐮刀太鈍了。突然,她聽到孩子們的吆喝聲,“墨(磨)墨(磨)好使。”便到山上找了塊石頭,磨了磨鐮刀,果然,鐮刀比以前鋒利多了。大家知道後,都按她的樣子,從山上找石頭來磨鐮刀、斧子、菜刀等。久而久之,村民們靠開採磨刀石,過上了好日子,村子也變得越來越大。

模式口還是北京郊區第一個架設電線、用上電燈的村子。1922年,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城輸電,在磨石口村埋栽電線杆時,因爲佔用了農田遭到了村民的反對。時任河北省議員的李堪出面調停,他勸解家鄉父老支持電廠輸電,至於佔地和損壞青苗可以要求賠償,此外還要求電廠爲村裡安裝電燈、開辦小學。就這樣,磨石口村在1922年就用上了電,全村孩子也上了學。李堪認爲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村子,完全有條件辦成模範村,便寫了一個提案呈報時任宛平縣長湯小秋,建議把磨石口按照諧音改名爲“模式口”。1923年,磨石口村正式易名模式口。

2023年7月,根據此事改編的的話劇《模式口》

在石景山區文化中心公開首演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爲紀念這段往事,模式口大街東口的龍王廟被更新改造成爲了紅色電力主題歷史展館。龍王廟大殿作爲展廳,以圖文並茂、實物展陳等方式詳細介紹了模式口村的通電故事及北京電業在石景山地區地下黨組織的創立與歷史貢獻,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了這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如今作爲展廳的龍王廟大殿

(圖片來源:網絡)

二、模式口內古蹟多

模式口村有悠久人文歷史,相傳這裡有28座寺廟古蹟,現在保存完好且最知名度最高的是國保單位法海寺與承恩寺。

法海寺坐落於模式口大街向北的翠微山半山坡上。建於明朝正統四年至八年(1439—1443),由太監李童出資修建。太監在明代掌握土木營造大權,所以太監修廟在明朝極爲普遍。他們動用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選用能工巧匠,爲後人留下了一批珍貴的明代敕造寺廟。法海寺聞名海內外,是因爲它有“五絕”,即壁畫、曼陀羅藻井、千年古樹白皮松、銅鐘、四柏一孔橋。法海寺壁畫在大雄寶殿內,壁畫

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組,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爲祥雲,中間爲佛教人物,下部爲牡丹、蓮花等各種花卉,壁畫總面積爲60.72平方米。在這些壁畫中最著名的是水月觀音像,觀音面容豐滿圓潤,體態優雅端莊,表情慈愛安詳,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淡定神韻。上身肌膚光滑柔韌,身披輕紗,透過輕紗膚色清晰可見。大殿北門的兩側有壁畫“帝釋梵天護法圖”,由20諸天及其侍從等36人組成,突出表現了帝、後的高雅華貴、氣宇不凡,畫中的天王與金剛力士也顯得威風凜凜、英勇威猛,整幅畫面構圖嚴謹,人物高低錯落,疏密相間,又相互呼應,人物形象刻畫細緻傳神。壁畫用工筆重彩,瀝粉貼金的繪畫手法表現,可謂金碧輝煌,達到了明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水平。

法海寺水月觀音壁畫

(圖片來源:《法海寺壁畫》)

承恩寺在模式口大街東口路北,建於明正德八年(1513),晚於法海寺70 年,爲太監溫祥所建,皇帝親筆賜額“敕賜承恩寺”。承恩寺佔地1.9公頃,是模式口街區最大的寺廟。承恩寺獨特之處是天王殿的壁畫,東西山牆所繪壁畫是4條顏色爲青、綠、黑、白的龍。其中殿內北牆東西兩側各繪有“帝后放飛圖”和“帝后放生圖”,畫中人物帝后二人是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后,身邊各有6名仕女陪伴。寺廟圍牆內的四個角上,建有4座10米高的古碉樓。廟內有人字柏與銀杏抱桑的自然奇觀。

承恩寺壁畫

(圖片來源:網絡)

三、名仕薈聚的模式口

曾有不少名人到訪過模式口,明代大學士、著名文學家李東陽在承恩寺碑記中,就稱頌模式口地區的風水“甲於天下”。清代的禮親王,民國時的馮玉樣、老舍等名人都在模式口留下過足跡。

著名的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來到過模式口小學視察。他在聽聞模式口村成爲京郊第一個通電村,還建起小學後,於1923年6月8日來到模式口參觀新建的慈祥庵國民小學,並向小學生們講話,勉勵學生們要盡忠報國,孝敬父母,好好讀書,還抱起身邊的小學生一起合影。這件事不僅體現了馮玉祥將軍對國民教育和青少年的關心愛護,也反映了他平易近人的純樸作風。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與模式口頗有淵源,老舍先生在他學生時期曾三次來到石景山區,其中兩次是就讀師範中學時,與同學老師們來到金頂山附近進行野外戰演。據說老舍先生也來到過磨石口,親眼見過大街上一隊隊穿行而過的駝隊,並與駝戶商人親身交談,從交談中得知了駝隊的運輸線路、駝隊商人們在商道上的見聞軼事等,這才能在《駱駝祥子》這本書中詳細描繪駱駝與祥子逃跑的路線。從《駱駝祥子》這本書中的描繪中,讀者們完全可以感受到老舍對這個地方的熟悉程度。據舒乙先生和陳翰先生考證:除了磨石口,老舍先生在書裡還提到了21處地名,都以磨石口爲中心。

如今在模式口大街與法海寺路交叉口的65號院,開辦了一家以紀念老舍爲主題的茶館,茶館門匾上“慶春齋”三字分外引人注目,這是老舍先生之子舒乙的題字。茶館內陳列着老舍先生的作品和舒乙撰寫的文章《老舍和石景山》,詳盡介紹了老舍先生與京西古道的淵源。“慶春齋”外修繕一新的模式口大街,就是老舍先生筆下“祥子”趕着駱駝,穿鎮而過的地方。模式口大街的中段還有一處名爲“古道斯存”的“網紅打卡地”,古道斯存的前身是一座寺廟——“老爺廟”,始建於明代,2020年,被更新改造爲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取名“古道斯存”,成爲了一個集展覽和咖啡共存的休憩空間。在這座陳列館中,也有關於老舍先生的相關簡介陳列其中。

慶春齋外景

(圖片來源:網絡)

1952年,我國地質學家、原水力部高級工程師李捷先生在永定河引水渠北側山坡上發現一塊輝綠岩,上有明顯的第四紀冰川擦痕。後經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親臨模式口鑑定,確認爲第四紀冰川擦痕遺蹟。1957年10月28日,模式口冰川擦痕被北京市政府公佈爲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來源:石景山區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