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登月服首秀展示中國自信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發布登月服徵名活動,並首次公開中國登月服外觀。網友們積極留言,星鎧、天衣、月光寶盒等各具特色的名字紛紛出爐。這場引燃全民參與熱情的登月服首秀,展示了強大的中國自信。
這是建立在自立自強上的科技自信。
航天服是載人航天任務中必需的防護裝備,爲航天員提供生命保障和作業支持。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傢俱備航天服自主研製能力,中國即爲其一。中國艙內航天服已護送35人次航天員安全進出太空;自主研製的第一代、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支持17名航天員、33人次成功執行17次出艙活動,有力保障了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和高效運行。
登月服外觀首次公開亮相,標誌着我國航天服技術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此次展示中,翟志剛和王亞平兩位航天員穿上中國登月服後,可蹲下、可彎腰,科技感十足。這套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研發的登月服,以輕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性爲目標,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集成了綜合防護面料、全景式防眩光面窗、多功能集成控制檯、低重力環境關節配置等衆多尖端科技,不僅能在極端的月球環境下爲航天員提供必要生命保障,還提升了人服活動能力。
登月服展示了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的階段性成果,是對未來航天事業發展前景的一次自信展望。隨着今年嫦娥六號任務的圓滿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的前進腳步愈加堅定。按計劃,我們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作爲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的關鍵技術,登月服公開亮相,預示着中國人距離登上月球的目標越來越近。
這是融入民族精神中的文化自信。
登月服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的飛天飄帶和傳統鎧甲。上肢裝飾帶設計成優雅飄逸的“飛天”飄帶造型,下肢裝飾帶設計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應,形成一飛沖天的態勢。這樣的設計融合了傳統元素與現代科技,既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又有新時代的創新精神。
登月服的亮相,是中國願意在航天領域與國際社會共享成果、開展合作的積極信號。中國探月工程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原則,願意與國際同行共商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提出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已經吸引了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參與。
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早已深深融入新時代的民族精神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發布登月服徵名活動,既匯聚了社會智慧、增強了公衆參與感,也是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
中國登月服首秀是一次科技展示,更是中國自信的體現。中國航天事業的不斷髮展,將增強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未來,中國自信將轉化爲更多的科技奇蹟,爲人類探索宇宙的宏偉史詩貢獻更多中國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