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創臺灣方案政院拍板 10年投3千億4大布局鞏固科技國力

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稍早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黃婉婷攝)

國科會9月通過「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並於今日赴行政院會報告,該方案第一期將於明年啓動,爲期5年,將以晶片結合生成式AI等關鍵技術,透過4大布局,帶動各行各業發展。行政院長陳建仁透露,除規畫明年科技預算120億元外,未來10年將投入3000億元經費執行。

陳建仁說,隨着生成式人工智慧崛起,晶片成驅動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和各行各業突破創新的動力來源,也將成爲下一波工業革命的關鍵科技;臺灣半導體實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即便受疫情影響,我國仍成功維持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爲迎接未來產業科技變革契機與挑戰,因此超前部署,奠基臺灣未來10年至20年的科技國力。

有關晶創臺灣方案4大布局,國科會說明,其一是鼓勵國內外有創意、有想法的公司或學研機構,利用晶片與生成式AI技術發展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創新解決方案;其次是透過升級半導體設備與教材,讓臺灣成爲全世界最好的晶片人才培育環境,也歡迎各國對半導體技術有興趣的優秀學生來臺灣學習。

另爲因應半導體產業的技術趨勢,國科會說,第三個重點在於協助產學研加速發展異質整合與先進製程技術;由於科技快速發展,創新與資金需求越來越高,第四個重點是希望邀請全世界新創團隊與投資機構來臺灣發展。

談及明年初步投入的120億科技預算如何分配,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補充,上述第二和第三的策略佈局,約佔總經費3分之2、80億,第一和第四的策略佈局則佔3分之1、40億。

至於未來10年將投入3000億預算,吳政忠說明,晶創臺灣方案分爲兩期,皆爲5年,整體科技預算每年約爲250億(10年共有2500億),另有投資基金跟公共建設加起來約500億元,總共3000億,平均每年就是300億元;國科會補充,雖然明年科技預算僅有120億,但2025年會視方案需求調整遞增,總體科技預算經費2500億不變。

吳政忠也說,很多人覺得先進製程在臺有優勢,但事實上沒有所謂成熟製程,成熟製程如果做得好也能算是先進製程,更何況未來很多產業創新,成熟製程是必備;當前晶創臺灣方案包含兩部分,其一是先進製程、7奈米以下,以及成熟製程、包含三維晶片等,對於未來所有生成式人工智慧出來後,很多產業創新都會跟這有關係。

針對臺灣要靠什麼吸引國際優秀新創來臺?他坦言,光是靠資金,也就是10年3000億元無法成爲最大誘因,但臺灣具備完整管道,從製造到封裝測試,公私協力把系統用到最好,讓國際新創跟晶片設計公司願意來臺協作,也盼透過此機會讓國內外機構,都能來臺灣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