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裡的二十四節氣 | 小暑節氣,來玉淵潭公園賞荷花享清涼

小暑之時,夏意漸濃,暑氣蒸騰。陽光灑落,猶如金線編織,爲大地披上一層暖黃的紗衣。田間稻香四溢,麥浪翻滾,彷彿是大地的呼吸,深沉而悠長。

此時,蟬鳴聲聲,是夏日的讚歌,也是節氣的信使。它告訴我們,小暑已至,夏日的熱浪正在悄然襲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即言暑氣雖盛,卻尚未至極點,預示着更爲炎熱的天氣即將到來。

小暑已至,入伏的序幕緩緩拉開,陽光如烈火般炙烤着大地。在這熾熱的夏日裡,人們紛紛尋找着避暑的良方。村口的老樹下,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手持蒲扇輕輕搖動,臉上帶着歲月的痕跡和生活的從容;孩子們則在樹蔭下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清脆而悅耳,如同夏日的清泉流淌在心頭。而那些辛勤的勞動者們,則在田間地頭忙碌着。他們的汗水浸溼了衣衫,但臉上卻洋溢着滿足和自豪的笑容。他們知道,正是這份勤勞與付出,才換來了秋天的豐收和家人的幸福。在這個夏日的畫卷中,每一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小暑,作爲夏季的重要節點,不僅標誌着氣溫的逐漸升高,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意義。中國古代將小暑分爲三候,每一候都有其獨特的景象與習俗。

一候溫風至。這是指此時的風已經不再是涼爽的微風,而是帶着熱氣的風。這種溫風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大蒸籠中,熱氣騰騰,蒸出滿身汗水。正如古詩《小暑六月節》中所描繪的:“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這種溫風,既是小暑節氣到來的標誌,也是夏季酷暑的預告。

二候蟋蟀居宇。小暑過後的五日,便到了“蟋蟀居宇”的時節。這意味着蟋蟀開始離開田野,來到庭院的牆角下避暑。它們選擇陰涼的地方居住,躲避烈日的炙烤。這反映了生物對環境的敏感性和適應性,也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細緻的觀察。

三候鷹始鷙。再過五日,便到了“鷹始鷙”的時候。由於地面氣溫太高,老鷹等猛禽開始飛到清涼的高空中活動,尋找更加適宜的生活環境。這時盛夏即將到來,溫度升高,進入伏旱期,江淮流域地區梅雨季即將結束,而東北、華北地區進入雨季。

暑氣升騰,光照充足,此時,北京玉淵潭公園的荷花也迎來了盛花期。玉淵潭公園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水闊林豐,風光秀麗。金代時期,玉淵潭便因湖光山色而名聞遐邇,成爲皇家遊幸之所。金章宗完顏璟曾在此建宮築臺,多次垂釣於湖中,留下了“金主鑾輿幾度來,釣臺高欲比金臺”的佳句,因此得名“釣魚臺”。元代時更名爲玉淵潭,名相廉希憲亦在此修建別墅,取名“萬柳堂”,一時成爲文人墨客爭相遊覽之地。

玉淵潭公園耕織圖景區圖:玉淵潭公園公衆號

小暑時節,玉淵潭公園內大片荷花競相開放,在一叢叢碧綠荷葉的映襯下更顯嬌豔。此時的玉淵潭宛如一幅生動的畫卷,荷香四溢,吸引了無數市民和遊客前來閒逛,感受夏日難得的清涼。翠綠的荷葉層層疊疊,鋪滿了整個湖面。在荷葉的襯托之下,一朵朵嬌豔欲滴的荷花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或盛開如霞,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荷花圖:玉淵潭公園微博

小暑,承載着豐富的習俗與傳承。在這一天,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慶祝豐收,祈願未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些古老而豐富的習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也加深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食新”的習俗指的是嘗新米。出於對大自然的感恩與敬畏,當新麥新米收割歸倉,人們便會用新糧製作各種美食,同時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以此慶祝豐收,也祈願未來的日子更加豐盈。

“六月六,曬紅綠”也是小暑時節的重要習俗。“紅綠”指的就是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衣服。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人們將家中的衣物、書籍和字畫拿出來晾曬,以去除溼氣,殺菌消毒,“曬紅綠”除了有除溼殺菌的功效,其中也蘊含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健康的追求與對自然規律的順應。在陽光的照耀下,衣物變得乾爽整潔,書籍和字畫也煥發出新的光彩。相傳,當年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卻在回程途中掉入通天河,經書全部被浸溼,之後天氣晴朗才終於把經書曬乾。而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這一習俗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此外,小暑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是“吃暑羊”。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在蘇北和魯南一帶,人們會在這一天宰殺羊只,烹製各種美味的羊肉菜餚。羊肉鮮嫩肥美,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嚐着美味的羊肉,暢談着生活的點滴,彷彿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小暑到,盛夏始,我國大部分地區大多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微風輕拂,帶來絲絲熱意,卻又夾雜着旺盛草木的清香。池塘邊的荷葉翠綠欲滴,荷花在陽光下亭亭玉立,宛如仙子般飄逸。遠處的稻田裡,稻穗隨風搖曳,泛起層層金色的波浪。願你在小暑時節,心情如夏花般絢爛,生活如夏果般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