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自己家門也要掏錢?南京知名物業也“翻車”了

誰能想到,小區門禁廣告,居然成爲了業主歸家的第一道“靚麗風景線”。

該業主

控訴的

爲南京本土的

銀城物業

原因是回自己家門居然還要掏錢!據悉,物業

導致業主需要錄入人臉信息,且回家必須瀏覽廣告,花錢買會員才能免廣告。

不僅如此,該業主還細數物業一系列不作爲操作:

01

3月30日,小區門禁系統“呼叫物業開門”總佔線問題,已經協調物業三個星期了,最終物業單方面直接關停門禁上的呼叫物業功能。

02

3月31日,業主上午11點在小區發現10幾處髒污地方,並且物業羣裡一直有業主反映,似乎物業沒有積極去完善與解決。

要知道,銀城物業,作爲南京本土物業公司,口碑一直很好。多年來,以"品質領先、服務卓越、綠色節能"蜚聲業內外,有着良好的市場口碑和行業口碑。

不僅如此,在樓市還未下行的階段,銀城物業在南京所服務的項目二手房售價普遍高於周邊。譬如2022年,在江北國信閱景龍華、陽光苑均價才2.2萬/m

2

時,旭輝銀城白馬瀾山(銀城物業服務項目)均價已超過3.4/m

2

,銀城頤居悅見山(銀城物業服務項目)均價超過3.7/m2。

“變味”的門禁系統?

筆者查看資料發現,市面上此類“來路不明”的門禁系統可謂是比比皆是,譬如這款“親鄰科技”門禁系統:

一般註冊時需要相關的身份信息,並且還需要錄入人臉;此外,打開app啓動開鎖功能,還需要瀏覽廣告,如果想要去除廣告,可以通過開通會員屏蔽相關廣告。

◎親鄰科技app界面

筆者在蘋果應用商店搜索親鄰開門APP發現,評論中充斥着大量差評,最令人詬病的,莫過於該門禁系統的廣告:

“天天開個門還要看廣告”、“三天兩頭壞”、“回家開門至少得看三個廣告”

此外,業主吐槽的還有門禁廣告作爲物業的“開源”行爲,

不僅阻礙了業主的歸家便捷度,同時也沒有將所得的公共收益公開

那麼,針對物業的“截流”行爲,律師的看法又是怎樣的?

? 首先,作爲物業公司,應當定期將公共部分經營與收益的情況,以合理的方式向所有的業主進行公開,並且向業主大會或者說業主委員會進行報告。

? 其次,關於業主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物業公司在扣除合理的成本之後,剩餘部分是屬於全體業主共有的。

業主隱私何去何從?

除了像癩皮膏藥般的門禁系統廣告,業主最爲擔心的是隱私的泄露,認爲這是一種“

過度採集業主人臉信息

”的行爲。

有網友表示:

一個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能準確得到人臉照片,還能定位到你的家庭住址,回家的頻率......

個人數據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那麼,業主是否可以只領取門禁卡,不錄入人臉信息呢?寧波鎮海區一則案件判決可以爲業主提供參考:

原告餘某系鎮海區某小區住戶,因小區安裝了“人臉識別”開門系統並採集了他的面部特徵信息,而後餘某將小區物業訴至法院,認爲“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存在個人信息安全隱患,要求物業刪除其人臉識別系統中的面部特徵信息,保證單元出口安全暢通,並向其提供其他自由出入方式。

居民小區、辦公場所在蒐集、存儲、使用人臉信息時應當提前獲得權利人的授權,且應當在較爲顯著的位置予以提示該識別系統的存在,若權利人不同意授權使用人臉信息,則應當提供門禁卡等它種替代通行方式。

案件最後,物業表示

同意刪除餘某某的人臉識別信息,且提供證據證明小區還可以通過刷門禁卡的方式出入,而且原告家裡除了其本人,其他三人都領取了門禁卡。

綜上來看,當物業引入充斥着各種廣告,且需業主通過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是具有一定法律風險的,那麼筆者不禁好奇,開發商在售樓處使用人臉識別設備又是否合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