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戰略/營運狀況不斷 金磚銀行缺乏國際存在感
金磚國家機制在對抗美元霸權方面最具體成果之一,當屬於2014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簡稱NDB)。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元匯率與美國金融政策的劇烈變動,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幣值穩定和經濟帶來極大的衝擊。
當時由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的支持,被髮展中國家認爲不及時和力度不夠,促使金磚國家決意成立一家自己的開發銀行,以構築一張共同的金融安全網。
新開發銀行成立後,迄今已批准貸款項目約140項。新開發銀行副行長Monale Ratsoma今年7月稱,該行成立至今已批准貸款總額約350億美元。
在8月底的理事會上,新開發銀行又批准南非、中國合計11.5億美元貸款項目,但採南非蘭德和人民幣貸款。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夫稱這符合該機構的主張—減少依賴美元和歐元。事實上,新開發銀行已將「擴大本幣融資」列爲2022年到2026年主要目標之一。
然而,華爾街日報早前一篇報導卻指出,新開發銀行成立之初便從華爾街機構投資者及中國國有銀行借入大量資本,當中約3分之2是以美元計價,這與該行所稱「打破成員國對美元依賴」的目標並不相符。
約克大學教授Gregory T. Chin在今年6月在一篇文章中引述新開發銀行前副總裁 巴蒂斯塔(Paulo Nogueira Batista Jr.)的評論稱,該行運作存在着諸多問題,包括放款太慢、獲批項目未按合約履行、合約執行慢,且業務仍以美元融資等等。
曾在該行成立早期擔任顧問的多邊開發銀行研究者漢弗萊也表達對該行結構的擔憂,尤其是創始成員的治理控制、透明度、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缺乏國際存在感及目標不清晰等。
新開發銀行成立10年,但距離打破對美元的依賴顯然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