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陳(衝):英國女王的臨終憾事 和這件事有關

今年九月英國女王薨逝,如果問她臨終有何憾事? 對不起,這裡談的當然要與金融相關(所以與卡蜜拉無涉),而英國金融界人士應該會同意,合理的答案應與2008年11月4日女王造訪LSE時的驚天之問有關。

當時金融海嘯正熾,倫敦市場一片蒼涼,女王到訪倫敦政經學院,聽取簡報後,只提出一個簡單問題: Why did nobody notice it? 據報導,現場寂然無聲,LSE負責人囁嚅以對:「在每一階段,人們都倚賴他人,而每一個人都認爲自己做對事了」。言下之意,沒人需要負責,答了等於沒答,女王當然不會滿意。一晃四年,2012年12月13日恰好是十年前的今天,女王走訪負責金融監理的英格蘭銀行,該行一位主管Sujit Kapadia自告奮勇要回答四年前的問題:「大家以爲市場有效率、大家認爲法規沒用、而且經濟不錯、自滿之心滋生」。這種講法,女王反應如何,不得而知,不過次日媒體顯然並不捧場。

上週在劉大中/蔣碩傑基金會專題演講金融自由化過程時,我提到這個故事,聽衆不禁莞爾。事後我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回饋,其一是肯定三十年前啓動的自由化,觸發日後金融界的活力;另一則是認爲自由化不足,監理沙盒變沙坑。事實上,自由化是否足夠,是動態的觀念,要不時滾動檢視,採取相關的配套措施,布建妥適的安全網,至關重要。三十年來,臺灣經歷三次金融波動,即1995年本土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是舉世唯一未獲國際貨幣基金援助,而能度過危機的國家,當年國際財經媒體稱A non-IMF member weathered financial crisis,如今觀之,是一項極高的肯定。

十年前,Kapadia在英格蘭銀行的搶答,其實有點出金融危機的原因,只是在女王座前,用字精簡,乍看不能凸顯深層的意旨。K氏說People thought markets were efficient,擺明當時市場已失去自我調整的功能;K氏又說People thought the regulation wasn’t necessary,也擺明當時很多人視法律爲無物;K氏又表示there was this growing complacency,充分說明市場的倨傲自滿;至於the economy was stable,當然是暗指居高不思危的心理。所以K氏雖然惜字如金,但對時弊的針貶,卻是恰到好處。

三十年來,我們在落後歐美的劣勢下,穩健推動金融自由化,又遭逢全球化、逆全球化、數位化等潮流的交錯衝擊,一路走來,委實不易。女王在2008年有驚天一問,其實難怪,看到信評機構的後知後覺,目睹華爾街坐擁駭人高薪,也見識到複雜商品問世卻說不清風險時,就應該警覺危險即將失控。當年LSE勉強回答女王問題時,講了一個關鍵詞At every stage,在每一階段,其實存在不同的風險,如果仍然採取以往同一方式,女王恐怕五至七年就要問一次相同的問題(摩根大通銀行老董告訴她女兒,金融危機就是每五到七年就會發生的玩意),金融界或監理機關還不如定期自問,或許更能防微杜漸。

上週張忠謀先生在臺積電移機典禮,講了一句話,雖是對半導體界說的,但對金融自由化也挺受用;「開始的浪漫已經消逝,初期的興奮也已消失,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對執政者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