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DP上修5.84% 11年新高
中經院20日發佈經濟預測,上修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約5.84%,成長模式「外熱內升溫」,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1.84%,「通貨膨脹明顯有感」。(中央社)
我國出口、國內投資表現優於預期,中華經濟研究院昨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爲5.84%,創近11年以來新高;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形容,我國經濟呈現「外熱內升溫」模式,並同步上修明年經濟成長預測爲3.55%;不過,民衆對通膨明顯有感,中經院警示,通膨、變種病毒、疫苗以及國際貨幣政策等,都可能是影響我國經濟走勢的變數。
學者憂世代對立加劇
中經院預估,今年我國CPI年增率爲1.84%,與去年的負0.24%相比,兩者差距2.08個百分點,是民衆對通膨明顯有感主因;國泰金控昨公佈最新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民衆對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爲2.07%,高達78%受訪民衆預期,未來半年物價水準會上漲。
萬物飆漲,通膨引發民衆關注,當大衆普遍對通膨議題感到憂心時,張傳章警示,「通膨預期」恐怕比通膨問題更爲嚴重;近來房價也跟着原物料上漲,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憂心,年輕人買不起房,不僅加深不婚不生的觀念,世代對立也會更嚴重,建議政府課「世代正義稅」,如房地合一稅再附加2至3%,稅金用於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
不過花旗集團認爲,雖原物料價格飆漲,引發通膨升溫的疑慮,加上中國監管政策調整等衝擊,惟通膨「增溫但不失控」,今年全球通貨膨脹率爲3.1%,明年則下滑至2.8%,並預估聯準會將於2022年下半年升息。
聯準會明年下半年恐升息
花旗(臺灣)銀行財富策畫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表示,這波通膨主要起因於疫情造成供應鏈瓶頸,雖整體通膨尚未消退,但代表通膨預期的美國平衡通膨率曲線已從5月高峰逐漸趨緩,未來幾年介於2%至2.5%之間,種種跡象均顯示通膨有消退跡象。
曾慶瑞表示,隨着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包括英國及加拿大在內的十大工業國(G10)將陸續啓動升息,紐西蘭、新加坡央行可望領先聯準會腳步,推動利率正常化,屆時紐西蘭幣、加幣、英鎊、新加坡幣會相對強勢。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煤油氣都在漲價,就會影響工業產品價格,進而使民生用品價格也上漲,政府應妥善安排紓緩通膨,同時對低收入者、需紓困企業、無薪假員工提出積極、有效的紓困辦法。
對於是否應採升息來因應通膨,林伯豐表示,全世界正研議提高利率來因應,不過臺灣部分產業與經濟還在受困中,他認爲,還是要緩一點升息。